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33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读者看报先看题,题目吸引了他,才会看内容,所以新闻标题的优劣好坏、高低,常常决定于该条新闻吸引力的大小。然而现在不少新闻,作题时喜欢面面俱到、贪大求全,什么都想概括,结果什么都不突出。我不主张“攻其一点,不及其  相似文献   
52.
民英雄纪念塔揭幕,二为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举行开工奠基仪式。这是上海解放45周年纪念活动中两件大事,同样也是上海各报头版两大新闻。但是各报在报道“上海人民英雄纪念塔落成仪式”时,却用“揭塔”一词(如5月27  相似文献   
53.
4月19日晚CBA男篮总决赛,上海东方男篮终于以总分3比1胜出夺冠,这是值得庆贺之事。第二天翻开上海报纸几乎都是清一色地为东方男篮庆贺的标题,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是几十年来首次吆!值得庆贺。但是在所有报纸中,我被人民日报的新闻标题及内容吸引住了,题为“CBA没有失败者”,全文分析了这场总决赛,认为八一队也发挥了很高水平,打出自己优势与特点,与东方队一起贡献了一场经典之战,实际上是与东方队一起共同捧起  相似文献   
54.
读报三题     
(一)微服私访漫议 现在什么东西都有假的,商品有假的,人也可以是假的(骗子),连“校园也要打假”(假分数、假考试、假文凭等——请见7月8日光明日报)。在此情况下,新闻报道要起舆论监督作用,唯一办法是不被“假”迷惑双眼,采访调查要深入细致,要敢于揭露事情真相;此时我突然想起“微服私访”来,确实这是一种搞真实报道:行之有效的采访方式。 请看7月9日上海新民晚报三名记者采写的《夜闯KTV》一文。上海有3000多家KTV包房。对劳动群众来说是一些“神秘莫测”、“望而却步”的地方。如果三位记者没有微服私访,夜闯KTV包房,用自己亲身经历与感受揭露KTV斩客黑幕,那么报道的感染力与说服力无论如何不会象现在这般有力。由此可见我们平时讲的“微服私访”或“隐性采访”是非常有魅力的采访方式。它一可增强新闻真实感和说服力,另方面文通过耳闻目睹,容易写得生动、形象。特别是在某些场合,公开身份无法得到真实材料的情况下,采取这类隐性采访实为必要与有效。  相似文献   
55.
见微知著闻一知十─—有感于外国记者的敏感吴万里常读《参考消息》,常看外电报道,常被外国记者新闻报道中的敏捷、敏感所折服。比如这次日本首相细川的辞职,常人感到十分唐突:首相当得好好的,此前还刚来中国访问过,想不到一下子又下台了。但是在常人看来再奇特的事...  相似文献   
56.
(一)“漫画新闻”真好看 其实,新闻的形式也可以是十八般武艺各种各样的。比如《文化报》的“天呈漫画”就是一种“漫画新闻”的形式,可为新闻的一个分枝,值得肯定与提倡。  相似文献   
57.
其实,这一命题的讨论已持续很久了,最有名的是围绕1999年美国一记者拍摄的反映苏丹打饥荒的照片展开的。照片内容是苏丹机场一片荒芜的草地上,一只秃鹰正虎视眈眈地盯住一个饿得即将倒下的黑孩子。这幅特写照曾获普利策新闻摄影大奖,确实吸引住千万观众,很有震撼力,充分反映了苏丹大饥荒严重的程度。  相似文献   
58.
(一)新闻言论的力量——评《始于“闹剧”终于“喜剧”的周老虎》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报纸上的言论、评论、包括某些社论,写得越来越好,也越来越好看,至少比较贴近老百姓、读者的口味,少了一点官腔官调,已不是过去那种“官样文章”了。这样的言论能入耳入脑入心,效应比较好。  相似文献   
59.
标题制作是一门艺术,已有不少论述,我不想在此赘述.现就两会新闻标题谈一点想法.虽然两会很重要,但是有些标题制作太一般,往往四平八稳,以致没有多少人会光顾新闻内容.  相似文献   
60.
目前报纸、电视、广播中会议新闻还是比较多,群众中虽有一些议论,但有些会议因重要又不得不报道,这是可以理解的。在此情形下,我倒认为就目前的会议新闻,能否先从标题制作上改革一下。比如不少会议,人们制题时只在“开幕、闭幕”上兜圈子,其实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