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7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本认为,公平与效率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只有在现实社会条件的基础上,坚定地实行社会平等原则,不断提高公平程度,才能有效地促进效率的提高,为了实现公平分配,提高效率,本分析了在商品或劳动产品所实现的价值中,包含着自然资源价值,社会资源价值和劳动的劳动价值这三种价值内容,从而认为应当把其中的自然资源价值和社会资源价值分配给社会掌握用于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改造和开发,把其中的劳动价值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配给劳动个人,由于按劳分配原则本身所存在的缺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实行简便易行并符合公平分配原则要求的按资分配和人道主义救助相结合的分配体制。  相似文献   
13.
华伦夫人是一位风姿绰约、美丽温柔、善良敦厚、无私忘我、乐于助人的令人敬佩的女性形象,在卢梭成长为世界文化名人、著名思想家的过程中,凝聚着华伦夫人的一份心血,因而她有理由分享卢梭的伟大和光荣。  相似文献   
14.
对文化概念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学术界存在的关于文化概念研究的浮躁心态,认为对文化概念的深入研究,是文化学发展中不可回避的基础性工作;考察了中西古代的文化概念与现代文化学中的文化概念的联系和本质区别,具体分析了文化学领域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文化概念的合理成分和缺陷,把现代文化学中的文化概念定义为社会群体精神及其表现形式,论证了社会群体精神作为文化本质的根据。  相似文献   
15.
在爱因斯坦的科学理论研究活动中,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实体和研究成果的科学理论,具有作为审美对象所必需的可感知性、情感性和非功利性特点。科学美具有其自身的真实性。美学在未来的发展应当追随人类对美的认识和体验的发展足迹,把科学美与艺术美统一起来,实现美学的革命,推动美学的研究向广度和深度两个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对“钱学森之问”的讨论中,人们把“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原因,主要归咎于目前中国教育界广泛存在的一些弊端,并相应地提出了一些克服这些弊端的办法和措施。但是在笔者看来.在目前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下,所有这些办法和措施都是难以奏效的。杰出人才只能在宽松的社会环境中自然地成长和出现,人为地刻意“培养”的结果,总是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17.
老子的道和爱因斯坦的上帝分别是他们各自关于世界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理解和体验的产物。爱因斯坦的上帝概念相当于老子哲学中的“天之道”概念。老子的道和爱因斯坦的上帝不仅是人们在科学文化研究活动中的思想基础、科学直觉和灵感的源泉,而且是人们从事科学文化活动的世界观、方法论、审美观和价值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8.
在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中,包含着社会生产劳动是从科学到技术再到直接的物质生产活动的运动过程,知识分子的脑力劳动是社会实践活动,精神文化产品商品化等深刻内容。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在着手进行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活动以前,在他的头脑中就已经描绘出一幅改革蓝图,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邓小平改革的总目标是依据马列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高度富强、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邓小平改革的具体目标是在思想上实现全党工作着重点由阶级斗争向经济建设转移,在经济体制上由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政治体制上由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向民主政治体制转变。  相似文献   
20.
从钱学森的经历、性格和思想观点来看,“钱学森之问”是钱学森内心困惑的真实表现。那种认为钱学森在提出“钱学森之问”时,他的胸中早有现成答案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