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周茂生 《大观周刊》2012,(47):286-286
一、把爱传递给每一位学生 爱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情感;师爱是爱的情感在教育的特定环境中发展形成的结果,是一种高尚的情操。首先,师爱具有职业性。这就要求教师热爱学生,否则教育就无法进行。与此同时,师爱是建立在教师职业基础之上的,是教师职业本身向教师提出的客观要求。难怪有人说,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实质上已经结束了。故人们常把教师的爱比作春雨,浇灌祖国花朵,让他们健康成长;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奉献从不叹息;比作吐丝的春蚕,只要活着就吐丝不断,将蚕丝献给人类;比作粉笔,散播着智慧的种子,把知识传给别人而渐渐磨损自己。  相似文献   
12.
<正>新修订的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九(上),于2014年9月和大家见面了.新版教科书除在知识内容上有较大的变化外,编写特色更加鲜明.其一,本册教科书的编排结构自然、和谐、合理,体现了螺旋式上升递进的编写原则.栏目设置更加新颖灵活,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有趣,具有启迪性、探究性,不仅加强了让学生动手操作和探究归纳能力的培养,而且更加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与其它版本的教科书相比,更具人性化.其  相似文献   
13.
14.
学习习惯是在一定情境下,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了的学习行为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是当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和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有重要意义.利用数学教材优势养习于童、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和通过榜样示范、激励学生坚持自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15.
评课是开展校本教研的一种好形式,通过评课,能进一步提升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青岛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初中数学我们于2007年秋季开始使用,已经五年了.目前,已进入全面深入实施阶段.根据本人五年来使用这套教科书所进行的教学实践,以及本校本地区教师使用该教科书之后的交流研讨,笔者觉得一方面这套教科书颠覆了传统的教学理念,改变了陈旧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不容忽  相似文献   
17.
从案例看数学教学中的有效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已形成了一种共识: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当课堂偏离了预设的轨道时,教师要运用智慧.即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促进有效生成.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数学活动经验是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操作、考查和思考,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时所形成的认识,是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经历和感悟的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过程.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一种探索、是一种体验,更是一种经历,它既是知识,又是过程,更是它们的综合体.数学活动是数学活动经验的源泉,它的获得和积累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教学调研时,曾听过A、B两位教师执教的同一节内容的课——《数学》七年级(上)“代数式”,两位教师又让学生做了同样一道典型的练习题:用代数式表示“x与6的平方差”.两位教师给出的答案却各不相同,A教师确定的答案是x^2-6^2,B教师确定的答案是x-6^2.在组织评课研讨时,教师们也众说纷纭,究竟谁的答案正确?现提出本人的观点与大家一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新课程下怎样进行听课、评课,如何提高其有效性呢?新课程实施以来,笔者多次组织并跟踪教师听课评课,认为新课程下教师听课评课要突出体现以下三个理念:一是促进学生发展,二是促进教师发展,三是"以学论教"和"以学评教"。下面围绕这三个理念,结合本人多年的教研实践谈一谈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