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用主题学的研究方法分析桃源故事,可以发现其在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三大主题:桃源人境——农耕文化的理想王国;桃源仙境——世俗人生的极乐世界;桃源心境——隐逸文人的精神归宿。这三大主题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有着说不尽的关联。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同时期有关绿珠的材料采用国外主题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归纳,发现赞扬绿珠坠楼殉情、知恩图报和贬斥绿珠是祸水这三种论调,是纷繁复杂的绿珠故事的基调,也是绿珠故事据以演变的内核。  相似文献   
13.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古代小说观念往往不是呈现在小说家与理论家的宣言和理论中,而主要渗透在小说家们的作品中。因为文学观念不光是宣言,它并非全由一人发表,然后大家起来拥护或反对。它常常是在一段时间内,人们按照不同的理解,以文学实践本身对它进行表述、补充和认同。总之,它是一个积淀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古代小说除了其自身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外,还以每一部作品向人们宣告作家对自己所采用的这一文学样式的理解,从而显示出观念的进化。在《世说新语》这部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它在小说观念上对前人的承袭和反拨,也可以发现它对后代志人小说观念的启示和规定。它的出现,是志人小说观念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4.
作为“笔记”这种文体,《香祖笔记》是名实相符的。因为其中包罗广泛,内容很杂。既有典章制度,也有诗文评论;既考辨史事,又网罗轶闻。至于名山物产,医药方剂,亦在记载之列,可谓令人眼花燎乱矣。而其中一些人物故事,历史轶闻,却不可以一般笔记视之,它们具有一定的小说价值,是整个明清志人小说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笔记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独特形式。魏晋南北朝时以《搜神记》为代表的志怪小说和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志人小说,就是它的滥觞。志人(或称轶事)和志怪是笔记小说的两大主题。明清轶事小说,是《世说新语》一类志人小说的余波。明清时期轶事小说的发展有三个时期比较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6.
从宋代开始,《木兰诗》的成诗年代和木兰故里等问题就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说法.进入20世纪以来,诸多学者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发掘各类文献,试图重新解开《木兰诗》年代本事的疑团,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梳理20世纪以来学者们对于《木兰诗》这两个基本问题的研究成果及其研究方法,对《木兰诗》及木兰故事的研究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艺术作品,应该与读者保持适当的审美距离,才能充分引起人们的审美愉悦。一些庙堂文学阳春白雪,和者盖寡,是因为它们与大多数读者的距离太远。另外一些文学作品又走向另一极端,或者过于逼真的描写人们熟悉的各种生活细节;或者主题先行,写些使人看头知尾、寡然无味的作品,走进自然主义和概念化的胡同。这些作品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和观念意识贴得太近,没有距离。朱光潜先生说:“因此艺术成功的秘密在于距离的微妙调整。” 可是要达到这种境界,艺术家非要有点运斤成风,炉火纯青的功夫不可。《世说新语》  相似文献   
18.
二战高考,作者进入了辽宁师范学院(今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迎来了全新的角色转变与专业适应。作者倍加珍惜得之不易的求学机会,通过课程学习与课外阅读,极力弥补过去的缺憾,努力夯实专业基础。在语言学课程的学习中,王文襄、曹永金、孟庆魁等老师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三年六个学期,480课时的学习以及卢文晖、曲宗瑜、刘玉跃、张纯美、林枫、苗壮等诸位老师的亲炙和教诲,使作者打下了比较牢固的古代文学知识基础,培养了他对古代文学研究的兴趣,并引导他走上了专业研究之路。  相似文献   
19.
20.
宁稼雨 《天中学刊》2012,27(4):19-21
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是在借鉴西方主题学研究方法、结合中国叙事文学文本现状和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秉持的原则是"以中为体,以西为用"。以中为体的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还有中西文化对话的文化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