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16篇
  2023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必将载入国史! 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报道不但在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赢得了满堂喝彩,交口称誉.这种中外共赞的局面,即使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少见的.  相似文献   
102.
和谐理念的伟大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12月24日,由中国传播学会和《文明》杂志社共同主办的中国首届(2006)文明论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这是传播学界首次在跨学科的语境下,以文明、文化与传播关系的对话为主题,以交流与传承中国文明传统与和谐思想为进路,首次使用“文明传播”、“和谐传播”的理念,阐述传播研究的学术与实践意义。以下一组文章反映了这次论坛的部分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103.
论文从已经公开的习近平内参批示入手,描述和论证了习近平内参批示在不同地方、不同层级的历史轨迹与语境呈现以及内参思想主线,从而展示了习近平的领导风范、领导水平及其人格魅力。论文认为,习近平继承和弘扬了我党高层领导重视内参及其工作的优良传统,内参阅批反映了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思路和风格,折射出了习近平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担当和使命。  相似文献   
104.
喜闻"利好"     
犹如日前酷暑难耐的京城突降一场暴雨.让人格外神清气爽、通体舒适一样.最近传媒界不断泄出"利好"消息,令人更是振奋不已.请看-- 中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甩出大动作:自今年7月1日起,从每天16版扩充到20版,增加了要闻、国际新闻、社会建设新闻和理论、文艺评论、文艺副刊等方面的内容,信息量加大,可读性加强;人民网的规模亦将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5.
正在进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我们党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开展的首次全国性的群众思想、群众路线、群众教育的活动.毫无疑问,这项全党活动对于新闻传媒界而言,将大大有利于提高新闻宣传的质量,有助于提升新闻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6.
《大公报》与红军长征落脚点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 ,《大公报》百年历程画册中那段关于《大公报》与红军长征落脚点之关系的论述 ,是完全错误的。其理由是 ,中央红军根本不可能看到画册上点名的那张《大公报》。通过对前人的回忆和当时交通邮政状况的分析 ,本文认定 :对中央红军长征落脚点选择帮助最大的 ,一是《山西日报》 ;二是 193 5年 7月底、8月初的《大公报》 ;三是其他国民党报纸及其传播物。  相似文献   
107.
曹操迁为济南相,发现这里祠祀尤盛,不算青州诸郡,仅济南一城就有六百余座祠堂,史称:“奢侈日甚,民坐贫穷,历世长吏无敢禁绝者。”时曹操正值年轻气盛,遇事敢作敢为,乃毁坏祠屋,禁断淫祀,于是“奸宄逃窜,郡界肃然”。曹操的这种做法,显然是由重大的历史教训所致。对东汉末年的政治家们来说,刚刚经历过的打着宗教旗号的黄巾流民作乱,在他们的心目中无疑是一场铭心刻骨的可怕噩梦。故  相似文献   
108.
尹韵公 《青年记者》2012,(31):28-29
一方面,我们要充分肯定新闻宣传工作在整个党和政府工作中确实享有重要的甚至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注意防止夸大甚至无限夸张新闻宣传功能的错误倾向。必须清楚地看到:作为新闻传播工作者的使命和任务,不是做事实性工作,而是做反映和报道事实性工作的工作。事实性工作是其他部门应该做的,新闻传播工作者可以帮忙,但绝不可以代替,也不可以越界和越权。  相似文献   
109.
"走转改"精神是时代的产物,不可避免地会烙印上时代的鲜明特征。它成熟于改革开放的社会大环境,它背靠于信息化时代的全球大背景。"走转改"精神植根于中国大地,适合于中国气候,服务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我们倡导"走转改"精神,一方面要遏制和清除新闻环境的不良风气;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就是要使我们的工作回归新闻本原,保证新闻传媒的航船行驶在正确的航道上。  相似文献   
110.
伴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明显增强,如何将和谐友好的中国介绍给世界,展示于全球.这已成为当下我国传媒界越来越紧迫的任务. 中国的发展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强大浪潮裹挟下快速形成的,再加上信息传输技术的革命性影响,故而我们今天面临的传播生态环境,无论是在经济社会方面还是在科学技术方面,都是过去任何一个时代所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