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   1382篇
科学研究   189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39篇
综合类   61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20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为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实用型高级护理专门人才",本文阐述了我们对药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尝试。通过构建"模拟治疗室"、精选典型病例、理论指导、角色互换及上讨论课,创造尽可能贴近临床护理工作的护理职业环境。以临床病例为出发点,以护理程序为工作方法,使学生能找到理论与实践契合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和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真正担负起保证药品质量和临床用药安全的重任。  相似文献   
982.
983.
在通常意义上,习题教学与探究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是相对独立的.但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对解答习题缺乏兴趣,解题时对问题情景未能建立清晰的图象,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怎样将探究实验与习题教学这两个相对独立的教学过程进行有机地整合,使两者起到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984.
项目课程改革的实施必须在专家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坚持“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完善理论”的指导思路,不同专业要采用不同的项目课改实施方案。持续深入地推进项目课改工程,建立必要的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前提;投入经费,加强监管是项目课改成功的保障。在实践中,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是目前课改所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985.
986.
人们常说:“文学是生活的教科书。”这是因为,文学作品总是从各自特定的角度对一定现实生活进行真实而形象的描绘。它所描绘的山川地理、历史风云、人情世态等能丰富学生的阅历,开阔学生的眼界,帮助学生洞悉社会生活的某些现象和本质,进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在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文学素质的培养,让文学走进学生的心灵。一、引导学生多读各种文学作品。做生活的有心人确实不易,更何况中学生大多有沉重的功课压力呢?具备一定文学素质的人,最起码的一点就是要喜欢阅读文学作品,虽不要求你对它有…  相似文献   
987.
失去热情:富人也会感到不幸福动物只要不患疾病,食物充足,就会快乐满足。人也应该如此;然而现实并非这样,至少在大多数情况下并非这样。假如你是不幸的,你或许就会承认,自己在这一方面并不是个例外。假如  相似文献   
988.
商标是竞争的武器,它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应注意运用商标策略,不断开拓市场,巩固并提高市场占有率,因此,掌握商标策略的内容,了解运行商标策略须注意的问题就成为企业面临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989.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又是一年的春天来了。细细想来,调入高中工作已3年了,回想起自己以前在初中工作的几个春天,感慨万千,因为每年的春天都有让我难以割舍的画面。  相似文献   
990.
秋天,既是收获成果的季节,又是易使人产生悲伤情绪的季节。为什么会这样呢?从中医的“天人相应”来看,进入秋天之后,肺属金,与秋气相应,肺主气司呼吸,在志为忧。肺气虚者对秋天气候的变化敏感,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目睹秋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条的深秋景况,常在心中引起悲秋、凄凉、垂暮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愁秋、悲秋或苦秋,在一定程度上与老人生物节律紊乱密切相关。研究表明,人的机体在经历了酷暑的煎熬进入秋凉之后,正处于生理性休整阶段,一般人都有疲倦困顿、昏昏欲睡的“秋乏”现象,需要通过增加睡眠来积极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