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7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61.
解放前最大也是最先进的戏院,就是1914年兴建的“第一舞台”,它座落在西珠市口附近,这个剧场为三层楼,设有三千左右座位,舞台是椭圆形的,台上有转台。台口有丝绒大幕,还特制三个软片布景。剧场里除包厢座外,都是横排单人椅子,取消了老戏园子的长条板凳。北京...  相似文献   
62.
北京剧场最早的名称叫酒园,因为以经营酒饭为主,以戏为辅,故名.  相似文献   
63.
从前北京每逢阴历三月初一至初五,人们都要去东便门外的蟠桃宫走走,北京人虽不是倾城而出,护城河岸上也是人如潮涌,数日不断.这里商贩云聚,百戏杂陈.  相似文献   
64.
在天桥城南商场的南边,挨着变戏法的辛稳立,有块场地就是杂技艺人关德俊的表演场所,他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初就在这里演.  相似文献   
65.
天桥的摊贩     
解放前天桥的摊贩甚多,各类摊贩云集,多数摊贩弄虚作假,欺骗游人.笔者居天桥地区多年,特定几个摊位介绍读者,这些摊贩我多年观察,印象很深,现论如下:  相似文献   
66.
笔者幼年家在天桥附近,经常在天桥的宝三跤场看摔跤,也曾练过一阵子,可惜不是摔跤的料。后来在工厂工会工作,主要抓职工文体活动,组织各种体育队,只有摔跤队成绩显著,队员梅慧智、小周都在北京市摔跤比赛中获过名次。  相似文献   
67.
    
这首诗用质朴简练的文字,拟人的手法,勾画出“灯”的形象,寥寥数语便形神毕现,真是别开生面。作者咏物,旨在明理。“灯”在一片赞美声中,“没有笑”,因为它担心:“假如电流被截断……。”这就生动地表现了“灯”的精神境界——谦虚谨慎,不居功自傲,在赞美声中仍保持清醒的头脑,首先想到自己能“发光”的主要条件  相似文献   
68.
崔金生 《北京档案》2002,(10):48-49
与天安门东侧劳动人民文化宫一墙之隔的菖蒲河,经大规模修葺治理,在今年的中秋佳节之际,与海内外游人相聚了.菖蒲河以一条清清流水为主线,在略有弯曲的河水两岸,汇聚了名木花卉、四合院、古戏楼等古建筑.在劳动人民文化宫、皇城南城墙和皇史宬三面红墙环绕下,这座菖蒲河免费公园,一眼望去,充满了清秀灵动.绿莹莹的草木,在蓝天白日下,说她像立体的国画、鲜艳的油画一点也不过份.只要你在她的身边一站,就会感到心胸疏放,气静神怡,在微风中河水微微泛动着一层层碎玉,若说人在画中,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相似文献   
69.
赛金花,安徽人,原名赵灵飞,后数次改名,十六岁时为洪侍郎妾.洪出使英、德钦差大臣,赛金花随往,居柏林数年.后来洪钧病死,赛金花当了名妓,四十多岁时,居住在天桥永安路北边居仁里胡同16号北房内.  相似文献   
70.
"十不闲"是民间说唱的一种形式,解放前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它来源于唐代的"散花乐",原是僧侣用以宣传佛教的警世歌曲;宋代为民间乞丐要饭时所唱,多以善恶因果为内容;元、明以来开始有叙事写景之作;清代乾隆以后"莲花落"和民间流行的"十不闲"合流,在民间广泛流行,并产生了职业艺人.演唱时,由全体人员敲击"十不闲"的打击乐器,唱"四喜"、"八掌"、"架子曲"等曲调为序曲,然后正式演出节目.演出分一人唱叙故事,或由二、三人扮旦、丑,为彩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