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7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理解信息技术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并能够积极尝试和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于实践生活,实施有效教学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点。笔者对我校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张振林 《文教资料》2010,(4):118-120
义与利是人们不断争执的一个基本问题。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重义轻利。义利观,在封建社会起到了和谐、稳定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鼓励个人追求应得之利,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统一的,当三者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儒家重义轻利思想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对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少年儿童图书馆服务理论研究、馆藏、传统设备、场地、个性化服务5个方面探讨少年儿童图书馆0-6岁读者服务体系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4.
张振林 《图书馆学刊》2014,(10):104-105
在在大力倡导全民阅读的时代背景下,为了发展和壮大读者队伍,少儿图书馆应树立新的服务理念,努力创新服务方式,通过宣传推广、读者活动、联合共建、精化馆藏等多种手段吸引少年儿童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相似文献   
15.
电大辅导课既要遵循普通高校一般的教学规律,又要遵循电大特有的教学规律,而且只有认识并运用这些规律去指导我们的辅导课教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总结几年来从事电大辅导教学的经验和教训,我们提出电大辅导课十忌十要,旨在以一种灵活实用的形式对电大辅导教学规律进行阐释,并通过与电大同仁的切磋探讨,使之臻于完善,从而提高电大辅导教学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大背景。电大在九十年代如何实现“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目标,从而更好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本文立足于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和电大学员的特殊性,探讨电大的开放性问题,并提出了保证电大开放性办学的三大机制。  相似文献   
17.
张振林 《文教资料》2005,(32):184-185
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依靠光绪帝实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以拯救民族危亡。因1898为戊戌年,因而这次变法历史上称为戊戌变法。这场变法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大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那么这场运动的发生有没有历史的必然性呢?在此,本人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的看法。一、戊戌变法运动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甲午战后,有些爱国的民族企业和工商界人士,痛感战败之辱,发出了“实业救国”的呼声,提出自…  相似文献   
18.
《经济法》这门课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考核是采取案例题的题型,一般为八到九个题。从几年来这门课的考核情况来看,虽然及格率不低,但平均成绩不高,究其原因,一是学员对这门课的一些理论知识学得还不够深透,二是对案例分析的方法和表达思路还欠锻炼。本文就经济法课考核出题频率较高,学员学习难度较大的疑难问题进行解释,并附案例进行剖析,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电大辅导教学作为广播电视远距离高等教育各教学环节中一个重要的师生可以相互接触,相互交流的环节,对培养合格的电大毕业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为此,探讨电大辅导教学的优化问题以期充分发挥电大辅导教学的作用是有现实意义的。 一 辅导教学优化主要是指辅导教学过程的高效化及辅导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从目前辅导教学实践来看,影响辅导教学优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王正荣  张振林 《教育探索》2006,2(11):123-124
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师德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高校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加强师德建设,努力构建教育、考核、监督、激励四位一体的长效机制,为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