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33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1.
徐硕 《东南传播》2012,(6):69-71
微博的诞生标志着自媒体时代到达一个新的阶段。微博使得个体拥有信息发布和知识生产的自主权利的基础上。获得更简洁迅速的渠道。传播学学者也正使用微博争夺着自己的话语权,发布着自己学术观点建立起新的知识生产渠道。本文从对传播学学者新浪微博的内容分析数据中探讨传播学学者知识生产的现状,借此深入探讨不足和挖掘对策。  相似文献   
12.
了解技术所处的生命周期,跟踪技术发展,是技术决策者的主要决策依据,也是整个技术发展变革中有力的事实支撑。文章从新的角度对技术生命周期各阶段进行划分,分析了科技论文和专利两大科研产出事实型数据的在各阶段的表现;随后归纳了常用的技术生命周期判断方法,分析各个方法的优缺点,并形成系统的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背景下,国家间的技术竞争日益激烈,而中国在专利布局方面存在认知与操作短板,制约着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因此,提出一套有效的专利布局分析方法,对指导企业进一步实施专利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专利布局的分析视角相对局限于企业层面,且传统的布局分析方法不能直观展现企业间的技术攻防意图,所以,本文在刻画产业链专利分布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基本的专利分布模式及其蕴含的布局意图,以此实现产业链视角下的专利布局意图挖掘。首先,在微观层面引入结构性与功能性技术关联关系,修正专利知识组织结构,并根据修正后的专利知识图谱本体构建领域专利知识图谱;然后,利用图嵌入算法刻画产业链专利分布结构;接着,总结5种基本的专利分布模式并分析其布局意图,基于此挖掘产业链各布局主体的布局意图;最后,通过在非全氟化质子交换膜领域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并为我国非全氟化质子交换膜企业以及产业的安全发展提出了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六十年代的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而中国同时与美、苏领导的两大集团关系恶化,中国外交环境出现了困难。面对困境,中国领导人及时地调整了对外战略,使中国外交环境得到改善,也为冷战格局的变化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5.
16.
17.
1964年中法建交,就双边关系而言,推动了双边关系的正常化;就国际关系而言,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中法建交在两国外交史上和国际关系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周清春  徐硕 《科技文萃》2004,(12):20-21
"20年后,地球上的人们将可以感受到来自外星人的信号."最近,一个大胆的结论被美国"地外文明探索"计划的负责人、著名天文学家塞思·肖斯塔克提出.这一结论发布在最新一期英国<新科学家>杂志上.  相似文献   
19.
徐硕 《广东教育》2003,(8):24-24
广州市在5年内要对全市八万名中小学教师进行全员培训,通过多种形式使每名教师完成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这一培训任务覆盖面广、教师水平差异大,仅通过传统的培训模式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因此,构建继续教育平台,探讨再教育新模式提到了日程上来。在新的“十五”期间,我们与广州远程教育中心相配合,在互联网上建构了一个教师继续教育的远程教育平台。该平台包括学员学习平台、培训教师教学和管理平台、课件制作平台、大容量邮件系统、数字图书馆等多方面的功能模块。并且它的平台支持任何形式通讯用户的进入,这使得基于互联网的教师继续教育有了充足的技术保障。我们基于这个平台在互联网上进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各项管理,并陆续开发出一些基于互联网的继续教育课程供教师们选择,这种模式取得一定的成效,能够较好地满足教师继续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网络中的教育博客来引导和培养学生筛选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它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患、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