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0篇
教育   2752篇
科学研究   490篇
各国文化   59篇
体育   508篇
综合类   134篇
文化理论   29篇
信息传播   557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293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218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61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40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14篇
  1958年   15篇
  1957年   23篇
  1956年   22篇
  1955年   21篇
  1954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梦魇青海:高原上的难民 水淹之前,老何一家原在淅川县下寺一块宽约5公里的绵长江滩上,400多人的小渔村向西便是汉江一级支流丹江。汉江虽短却有着与黄河相近的流量,汛期一来,江汉平原危情高悬,江城武汉也常常告急。  相似文献   
63.
64.
周末的早晨,阳光普照大地,可我们家却充满了火药味,正在举行一次对我来说至关重要的辩论赛,主题为"该不该报电脑班"。随着"裁判"妈妈的一声令下:"开始!"正方我与反方爸爸开始了唇枪舌战,由于爸爸是长辈,只好由他这个"排头兵"首先发言。只见他清了清嗓子,朗声道:"上网时总  相似文献   
65.
66.
2011年学校的六年级毕业典礼很简朴,但很让人动情.师生共同回顾了走过的峥嵘岁月,典型事例,个性人物,生动细节,在回忆中感悟着岁月的流逝,情意的真挚.在学生代表向老师敬献鲜花,表达感恩之情的环节,那种浓浓的情谊弥漫了整个会场,人间最美好的情感激荡在每个人的心房,洗涤着每个人的心灵.我相信,当时在场的所有人,心头油然升起的,一定是温暖和感动,崇高和神圣,圣洁和美丽,阳光和幸福.所以,2012年的六年级毕业典礼,老师们很早就开始行动,收集这一届毕业生尽可能找到的所有活动的资料和照片,并且每一位老师都精心锤炼了给学生的临别赠言.这一切,还运用现代化手段制成精美的光盘,在毕业典礼上给孩子们播放.  相似文献   
67.
香港,可曾记得,一百年前,你尚在襁褓之中,就被迫离开了祖国母亲温暖的怀抱,从此过着与母亲两相牵挂的生活。香港,无法忘记,一百年来,你逐渐成长,但每每仰望星空,看到一轮圆月泻下清辉,就想起咫尺天涯的祖国母亲,明月寄相思,你与母亲彼此在心中默默地祈祷,互诉衷肠。一百年的沧桑可以改变你稚嫩的心灵和青春的面容,却无法消去你对祖国母亲的绵长爱意。香港,一百年了,该回来了!1997的脚步越来越近,倒计时的钟声敲  相似文献   
68.
[题目]   从下面两道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请以“我心中的那____(一轮太阳、一抹绿色、一份真情、一丝牵挂)“为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69.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人物形象,融人了作太多的思想观点,所以这一人物形象从他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章通过对贾宝玉情理世界的剖析,认为“情”和“理”的冲突是造成这一人物悲剧的深层原因,是贯穿全书的-明-暗两条线索和作创作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70.
议论文是表明观点、阐明道理的文章,它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议论文的一般考点有:(1)语言的积累与运用:(2)寻找论点,弄清论点与论题的区别;(3)辨识理解论证方法;(4)理清议论结构:(5)把握文意、层意、段意;(6)理解论据选择的技巧;(7)品析揣摩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8)体会议论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特点;(9)理解中心句、支撑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10)联系生活体验,理解作者的观点及写作意图;(11)为观点寻找或补充论据;(12)立论与驳论的区别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