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中国近代商会是中西文化交汇在中国大地上的产物,其组织文化具有科学进步性、民主性、自保性、依赖性等特征,尽管商会是新旧交融的组织,但体现了历史的进步。  相似文献   
32.
城市记忆的构建需要广泛的参与,"全民参与"城市记忆构建模式的提出主要源于微观城市记忆差异性、资源分散化、市民城市归属感需提升三个动因.市民参与意愿、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机构的组织能力也为"全民参与"城市记忆构建模式的实现提供了可行性."全民参与"城市记忆构建模式主要涉及活跃参与者、档案机构、技术平台、媒体等四大要素,通过这些要素的有机串联,最终实现"全民参与"城市记忆构建的有效运行.在整个模式运行过程中突出城市特色是关键点.  相似文献   
3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量有价值的档案文献资源,这些珍贵的档案文献需要人们有意识地去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本文就少数民族档案文献资源建设的价值、主体内容、建设模式和途径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4.
清代档案保存至今,甚为丰富,给研究清史提供了大量的、有重要价值的原始材料。究其原因,其一是清代距今时间不远,有利于保存至今;另一重要因素则是清代统治者重视对文书档案工作的管理,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制度。本文主要从现今档案工作程序(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利用)的角度来探讨清代的档案工作制度。  相似文献   
35.
著名历史学家戴逸在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上谈到,无论是中国过去的史学家,还是当代的史学家,者把档案看作史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史料,看作历史学科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可以说,离开了档案,很难进行严肃的、深入的历史研究。近年来,由于近代商会档案的开发利用力度不断加大,国内在近代商会研究方面成果颇丰。  相似文献   
36.
37.
荣孟源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著作颇丰,他在整理和研究档案文献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献辨伪思想及方法,即从来源角度、制作角度、形式角度、印章角度、文字角度、文体角度、著录角度、记载角度等八个方面对档案文献进行鉴辨,标志着我国系统的、科学的档案文献鉴辨理论的诞生,对今天档案鉴辨实践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8.
陈兆禊先生是新中国档案学的开拓之一.在中国人民大学创办档案专修班的第二年(1953)就走上了人大档案系讲台.开始踏入档案学专业的教学与理论研究领域.历时40载。即使离休后.陈先生仍十分关注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孜孜不倦地从事着档案学理论研究.笔耕不辍.时常有论问世。陈先生在档案学理论研究方面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独到鲜明的见解.他的档案学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有些思想不仅为现代档案管理理论奠定了基础.而且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现代档案学理论的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39.
党支部书记肩负支部日常工作的领导与组织,在高校机关党委中心和党支部之间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其地位和作用不可替代。本文以浙江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教工党支部为例,剖析了高校党支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0.
关于短信的档案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存在形式,已经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并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本文从短信是否是档案信息,是否值得保存开始探讨,并进一步阐述了短信保管的必要性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