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教育   64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学术名家访谈录》和《赵文化与华夏文明》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学术名家访谈录》收入了16位中国当今顶尖学者访谈录和思想研究文章57篇。91岁高龄的红学大师周汝昌先生欣然为本书题诗一首。《赵文化与华夏文明》收入了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庞朴先生等专家学者文章43篇。史学大师李学勤先生寓意深长地借《史记·赵世家》语为该书题词。这两部书稿选自于《邯郸学院学报》“学术名家研究”和“赵文化研究”两个专栏。  相似文献   
22.
吴文化的研究,经过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等方面学者的共同努力,近年已取得不少可喜的成果。与吴有关的各种载籍,多为学术界所重视,如《左传》、《国语》、《史记》等书的记述,常有论作依据引用。但赵晔的《吴越春秋》,还很少有人专门研究。我一直认为这部书撰成虽晚,实际和《越绝书)一样,包含着不少较早的内容,在探索吴国史事文化时,是不可或缺的。前人对《吴越春秋》作过一些考察校理,这里不能详述,只就书中个别问题试加讨论,以说明书的价值,希望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吴越春秋》作者赵晔,事迹具见《后汉书·儒林传》,云字长君,会稽山阴人,“少尝为县吏,奉檄迎督邮,晔耻于厮役,遂弃车马去。到犍为资中,诣杜抚,受《韩诗》,究竟其术。积二十年,绝问不还,家为发丧  相似文献   
23.
从金文看《周礼》李学勤《周礼》可说是经历最坎坷的典籍。它虽有幸被列入“十三经”,但从秦以来,备受抨击,累世不绝。唐代贾公彦撰《周礼疏》,特设《序周礼废兴》一篇,叙述此书的遭遇。据所引东汉马融《传》云:“秦自孝公以下,用商君之法,其政酷烈,与《周官》相...  相似文献   
24.
对我的帮助     
李学勤 《寻根》2005,(6):114-115
周雁女士故世的消息,使我极感惊愕。谢谢筹备编印《忆周雁》图文集的各位,使我有机会写几句话,表示我对她的悼念。  相似文献   
25.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阎纯德教授主编的《汉学研究》,第一、二两集于1996、1997年问世,其内容精彩充实,博得读者交相称赞。现在第三集即将出版,各方面质量又有增进,一定会在学术界得到更广泛的欢迎。《汉学研究》越办越好,是国际汉学研究这门新兴学科日益成熟的...  相似文献   
26.
《忆周雁》     
2005年9月周雁女士生前是《寻根》杂志编辑部主任,其在编辑刊物的同时,还是一千万字图书的责任编辑。其中《汉代家庭与家族》、《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回读百年:20世纪中国社会人文思潮论争》(五卷本)、《世界华人学者散文犬系》(十卷本)等受到多种奖励。周雁策划、编著的《手铲释天书:与夏文化探索者的埘话》一书,得到考古文博界的一致好评,出版当年即被推荐为“全国考古文博最佳图书”。  相似文献   
27.
由渤海造船厂档案处、厂办、外事办等单位共同主编的《渤海造船厂画册》,以内容全面翔实、版面编排新颖、图片清新而富有创意,备受人们的喜爱。并荣获1999年度省档案工作成果一等奖。……  相似文献   
28.
商代甲骨文中的新星记录,人为学者所重视,但近年有学者加以怀疑。1997年新出现的一组西周早期青铜器的铭文,证明甲骨文品确系“星”字,象群星之形。不过,甲骨文并非“设”字,而应释“凿”,读为“兆”,指自然异象,因此“新星”实系天象无疑。  相似文献   
29.
常常有人认为考古学是一门历史非常悠久的学科,实际并不如此。当然,在现代考古学诞生之前,已经有了对古代文物遗存的研究,这在中国称为金石学,在欧洲称为古物学,构成了现代考古学成立的基础。但现代考古学的体系和方法,和它们是有根本不同的。作为科学的考古学的出现,距今尚不及200年,而其在中国的确立,则不过只有60多年的历史。考古学虽然新兴,却在学术界造成了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