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教育   55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以其多变的表现主义手法开创了美国现代戏剧的新概念.他用"舞台化"的表现主义手法多角度、多层次的展示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人多重而矛盾的人性,痛苦而迷惘的灵魂.试从尤金·奥尼尔中期剧作中常见的心理象征、视觉象征和听觉象征三个方面梳理和总结他的戏剧创作手法,以期更准确地解读奥尼尔的戏剧作品并为表现主义文学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2.
心声     
转身看看,用心想想,这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心声在寻找倾诉的耳朵。风儿听到了云朵的心声,于是吹着云四处漂浮,他要带着云朵  相似文献   
33.
《华兹华斯诗选》收录了英国浪漫派湖畔诗人华兹华斯108首诗歌,其中无题诗有29首,达到总数的1/4以上。无题诗名曰"无题",实则较某些"有题"诗蕴含了更深刻的主题。华兹华斯"鸽舍时代"的经典无题诗《无题·虹》的主题由"讴歌童心"与"赞美自然"两条线索交织而成,可以概括为永生的信息存在于童心与自然之中。"讴歌童心"源自《致蝴蝶》、《麻雀窝》;"赞美自然"源自《廷腾寺》、《水仙》等诗作。从虹与童心、虹与自然以及虹与永生多维度解析《无题·虹》的主题,以期为华兹华斯系列无题诗的解析拓宽路径。  相似文献   
34.
电视风波     
李菁菁 《红领巾》2014,(5):50-50
最近,我们家里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电视风波”,参与人员有爷爷、奶奶和我。爸爸妈妈呢,一个抱电脑,一个玩手机,在一旁观战。  相似文献   
35.
目前台湾地区采用繁体字,大陆地区采用简体字.字体上的差异造成辨读的困难.而今许多台湾人需学习辨读简体字,虽说由繁入简易,但目前无确切的统计资料说明由繁识简的距离.本文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择取大陆常用之简体字52字,并设计问卷,测验32位台湾未曾正式学习简字、中学文化程度以上者辨读简体单字之辨识率,并依据辨识率级别建立难度等级.测验形式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以单字为单位辨简写繁,第二部分以常用词为单位测其辨识率.此外,本文进一步探讨辨识率之高低与汉字简化原则之间是否存在对应关系,了解学习者辨识策略与辨误原因,从而以此资料建立一个"繁简字对应字关系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Access).  相似文献   
36.
凯瑟琳·安·波特是美国公认的文体家。作为现代派小说的杰出代表。波特敢于打破叙述者对人的内部和外部只能做同步描述的传统全知叙事模式,另辟蹊径,运用独特的叙事策略,尤其是叙事视角的选择和视角越界的运用使她的短篇小说具有了前所未有的立体表现效果。短篇小说《失窃》虽然情节简单却蕴涵了丰富的意义空间。分析《失窃》的叙述视角有助于读者更准确的理解叙事者无言“展示”背后的深层含意。  相似文献   
37.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创作的露西组诗由五首无题诗组成。五首诗的露西指象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形成一条由特指到泛指的脉络。组诗前四首中的露西指象呈现递进的层次关系,依次为玫瑰恋人、紫罗兰少女、英格兰的女儿和大自然的女儿;第五首诗的露西指象有了进一步的超越,诗人用"她"去替换"露西",而她的指象蕴含前四首诗中所有露西的指象。  相似文献   
38.
爷爷学电脑     
我的爷爷今年七十四岁了。他一直很古板,不接受新鲜事物,可他现在却学会了上网。你一定会问,这是真的吗?不要着急,听我慢慢道来。假期里,爷爷住在我们家。每天晚饭后,我和妈妈都要争先恐后地赶到电脑前抢电脑用。妈妈要看新闻、玩五子棋,我要玩泡泡龙、IQ游戏。当我们相持不下的时候,往往就会请爷爷做裁判。爷爷总是规定我和妈妈一人玩一局,谁“死”了谁就下机,他则站在一旁监督。站久了无聊,他就开始渐渐关心起我们的游戏来了。每当我的泡泡没有打中目标,或是妈妈的棋子被别人堵死了的时候,爷爷就会着急得不得了,直埋怨我们没有按照他的指…  相似文献   
39.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资源,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了内容载体。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逻辑、现实逻辑和实践逻辑,以此促进教学目标转化、实现教学模式转变、推动课堂改革步伐。厘清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现实阻碍,进而创建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载体、教育环体“四位一体”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0.
主流微媒体是由传统媒体创办、体现传统母媒体品牌定位,彰显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采用交互、即时、体验等移动互联网方式进行传播的社会化媒体。应运用互联网思维运营主流微媒体,不断探索新闻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和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