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8篇
教育   3247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22篇
体育   1647篇
综合类   145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04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24篇
  2000年   1442篇
  1999年   1495篇
  1998年   904篇
  1997年   735篇
  1996年   357篇
  1995年   264篇
  1994年   25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斗鱼乐无穷     
我没有想到,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下会夺得第一名。3月ZI日,上海天气突变,大雪纷飞,6级大风劲吹不停。在这种恶劣气候条件下进行钓鱼比赛不能说不苦,然而,来自外地和本市的lop余名选手和裁判人员精神振奋,斗志昂扬地投入了“战斗”。我上半场经抽签定位在鱼塘南边的中部,由于处在下风向,飞雪迎面打来睁不开眼,只好侧身斜视浮漂;在钓位上站立不久,双脚已冻得麻木,双手冻僵,装蚯蚓和饵料时手指抖得不听使唤,比平时要多花几倍的时间。当时我用8米手竿,6米长线(主线2号、脑线0.吕号),7号长柄钩,一线两钩,其中一钩装蚯蚓,一…  相似文献   
182.
悬竿送瘟神     
笔者曾患糖尿病,这是一种难以根治的顽疾,当时很着急,药不停、控食严,绝对禁糖人口,一天只吃三四百克米饭……可是5年过去了,还是未送走瘟神,又加之退休后,若有所失,心烦神索,弄得身体日见瘦弱,很容易感冒,并发了“一高三症”(血压高、喉炎、鼻炎、牙周炎症),真是雪上加霜,苦度黄昏不胜愁。后订阅(老年报)、(中国钓鱼)等报刊得知,垂钓是一项非常适合老年人休闲养生、健身益寿的高雅活动;主治医生亦告知,治疗糖尿病重在自管自控,有节奏地生活,适当地运动。因此,笔者就走上了垂钓祛病的道路。从1992年初开始野外钓…  相似文献   
183.
人在自然水域的垂钓活动中,一般都是先撤窝后钓鱼。正常情况下仲春至中秋撒窝5-20分钟,早春、晚秋时节撒窝20-40分钟,冬天天气寒冷,鱼儿活动范围小,进食慢且少,撒窝时要1-2小时,鱼儿就会进窝吞钩饵,浮漂就有动静。可是有时远远超过上述时间仍不见浮漂动,这时我们就应认真分析情况找出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具体问题须具体对待。一、钓位选择不对,诱饵不投鱼的口味在垂钓活动中选择好的钓位和窝点非常重要。鱼在水域中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如生活习性的不同,活动觅食的深浅层次也不一样。如果有几个人在同一水域中垂钓,别人连…  相似文献   
184.
寓美育于体育教学之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问题的提出体育和美育是互有联系,互有促进的.体育主要是锻炼人们健壮的体格;美育主要是要形成人的审美风貌.健和美两者是不可分离的.古今中外不少教育家、体育家和美学家都曾主张把体育和美育和德育相结合,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古希腊的教育家亚里土多德曾十分强调“智、德、体、美相结合,达到身心既美且善”.英国十六世纪的教育家缪卡斯特,提倡体育活动和文化活动融为一体,称之为“文体”,并进行了具体的实践.德国十八世纪的美学家席勒,在他的《美育书简》中对美的形象的观察,对培养美的情感、纯洁的心灵,以达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进行了详细论述,把体育和美育的结合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在我国的教育和体育发展史上,体美结合具有悠久的传统.我国古代的“六艺”(礼、  相似文献   
185.
在日趋激烈的报业竞争中,报界同行纷纷提出了“多出精品”、“精品年”、“精品月”等口号,目的是为了提高新闻报道的整体质量。那么,究竟怎样出精品呢?笔者认为,县市报人要树立精品意识,转变思维方式,其中逆向思维的运用不可小视。我们不妨从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作浅层次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6.
这里说周刊的“三性”,系指新闻性、文化性和实用性。 据我所知,报纸周刊兴起于80年代中期。周刊兴起的原因现在分析起来其实很简单;广大读者对文化精神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而现有的文化精神产品数量相对馈乏且质量不高。尤其是党报党刊上可读的东西更是不多,版面语言相当单调,故对其改进的呼声颇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报纸周刊应运而生。 从本质意义上看,周刊的产生正是媒体走向市场的必然产物。从内容上看,它强调文化性、趣味性、生活性、可读性;从版面上看,它以其新鲜性、美观性取胜。也就是说,基本上唯读者所需是瞻。正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周刊在短时期内找到了“卖点”,取得了广泛的市场认同,显示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十多年来,报纸周刊走过了发端—成长—中兴—成熟—稳定之路,报纸周刊市场可谓品种繁多、花色齐备、特点鲜明、后劲十足。一方面,周刊市场上的竞争依然激烈,因实力不济被淘汰出局者累累;另一方面,也有雄心勃勃的“新生代”,携新观念、新运作、大勇气、强精力等方面的优势,又参与到新一轮的竞争中。加上新的媒体(如广播、电视和国际互  相似文献   
187.
在’98抗洪报道中,《八月八日:我们守住了长江干堤》能得到专家和读者的认可,我想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这篇消息以史为证,具有鲜明的历史与现实的可比性;二是它写活了人,表现了抗洪军民万众一心、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的精神。 ’98抗洪斗争波澜壮阔,愈演愈烈,超乎人们的预料。8月初,我被编辑部派遣赴荆江三险段之——的监利时,已先到过嘉鱼、黄梅等抗洪一线采访。当时,人汛已一个多月,军民抗洪抢险持  相似文献   
188.
所谓厚题薄文,就是在版面设计时,把标题做得大一些,处理得重一些,把文章编得短一些,精练一些。在今年抗洪斗争中,我打破常规,运用厚题薄文的手法进行版面设计,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领导和同行的好评。 今年这场斗争,是人同大自然的一次大较量,气壮山河,壮怀激烈,英雄壮举,可歌可泣,动人场面,随处可见。在这种氛围下,报纸版面就不能平平淡淡,小家子气,必须有大气魄;其次,抗洪救灾斗争紧张,条件艰苦,人们读报的时间有限,长文发多了,读者没有时间看,标题不醒目。引不起读者的注意,报纸的作用发挥不了。厚题薄文,能给读者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同时,厚题薄文也是我们报纸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因为我们是四开小报,容量只有那么大,不厚题薄文是不行的。 为了做到厚题薄文,首先,我同编辑部的其他同志配合,尽量把稿件编短,这样就为厚题薄文创造了条件。如8月18日头版在《万余将士闻“峰”而动/彻夜激战石首江堤》的通栏大标题下,安排了4条稿子,其中有两条是集团军这样的大  相似文献   
189.
这是一次特殊而令人难忘的采访。 从今年5月7日起,文化报在“新闻追踪”版新开设了“记者体验”栏目。体验式报道是近几年出现较多的与常规性的新闻报道完全不同的报道形式。我们过去采写新闻都是以记者的身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文中也要尽量少地出现记者的影子,即使要表明倾向,也要以事实来说话。 而这次不同,本报记者将分赴不同的工作岗位,作一次职业性的体验,报道中所写的也是记者自己对所采访职业的亲身感受。这是我采写《我在精神病院上了一天班》的特殊性所在。(此稿刊登在1998年5月7日《文化报》8版) 作为一名编辑,我联想到自己接触过一些精神病院的医护人员,和其它综合性医院的工作人员相比,他们除了工作本身很辛苦以外,还要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因为有些精神病人发病时会伤人)。精神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往往受到一般人的歧视,而精神病院医护人员工作的艰难辛苦,也很少被人们了解、认识。若以“记者体验”的方式来反映他们的日常工作,可能会收到单纯的新闻采访难以得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0.
一些通讯员私下抱怨,你们要求我们写短稿,可是你们自己的稿件却越写越长。 翻开报纸一看,这话还真有道理,君不见,但凡数千上万字的稿件,无不是“本报记者”的杰作,难怪通讯员们会有这样的意见了! 记者写稿,天经地义,而且一般情况下,记者参与采访和写作的,大都是一些比较重要的新闻,往往需要作突出的反映。实事求是地说,要对字数进行一刀切也是不现实的,对于重大事件的写真、英雄事迹的描述,便需要一定的篇幅作保证。但除此以外,是不是也存在记者和通讯员在用稿问题上宽严有别的现象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