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科学研究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议初中音乐特长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充分开发和激活人体自身的各种潜能,使之成为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同时发展个性特长,依据学生的条件、兴趣及潜力培养的一技之长可能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发挥学生的专长,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施展和提高才能的广阔空间,提高了专业课教学效果,拓展了教学空间,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为学生发挥艺术潜能、冲刺中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不同的教学对象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因材施教,方见成效继续教育是面向基础教育教师的学历后教育,学员已有专、本学历,具有多年  相似文献   
13.
杨爱芹 《安康学院学报》2004,16(1):52-53,61
在新时期文学中,爱情神话遭遇了全面的挑战.新时期情爱文学在挣脱加在爱情上的种种束缚、呈现一种自由解放状态的同时,也舍弃了经典爱情的审美特征,而变得功利化、粗鄙化、世俗化.  相似文献   
14.
在审美意象的使用上,鲁迅与郭沫若是有差异的,本文以他们最具个性表达的《野草》与《女神。为例做了比较,鲁迅笔下的审美意象呈冷色调、细微精警、多象征性意象;郭沫若笔下的审美意象较为热烈、大气磅礴、多自然意象。审美意象的差异实际上是创作风格、审美趣味不同的延伸,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朱光潜主编的《民国日报·文艺》推崇纯正文艺,追求高雅品位,强调理论和创作双向发展.这份刊物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非常重视,既体现理论在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又结合文学发展的实际需要建构理论;同时,刊物发表了一些艺术性较高的纯文学作品,在雅正的文字中,包含深切的人生关怀.对《民国日报·文艺》的内容进行梳理和研究,对于认识朱光潜先生的编辑思想,厘定这份刊物在文学发展史上的意义以及充实现代文学史资料都有着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潘玉良是民国时期较早走出国门学习绘画的艺术家,曾留学法国和意大利。1928年学成回国,投身到我国现代美术教育事业,先后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和中央大学执教,将西方的绘画技法和教学方法融入教学中,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艺术家。1937年她再次赴法研究学习绘画,多次在法国、比利时等国获得奖励。她创作勤奋,大胆尝试和借鉴各种艺术门类,颇有成就。  相似文献   
17.
《益世报》1915年创办于天津,至1949年在大陆停刊,“是中国近现代具有广泛影响的全国性重要报纸,与《申报》、《大公报》、《民国日报》一起,被人们并称为旧中国四大报”。1946年10月16日沈从文接编《益世报·文学周刊》,至1948年11月8日停刊,这是沈从文编辑时间最长的一个副刊,也是他编辑的最后一个副刊,不仅融汇了他丰富的报刊编辑经验,同时也更进一步寄托了他对文学的种种希望。  相似文献   
18.
19.
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结合目前课外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一系列的策略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并监督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发展,逐渐帮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20.
英敛之主持《大公报》十年之久,报纸宣传新思想、新文化,以救国启蒙为己任,这一新闻特色也影响到其文学风貌。《大公报》诗歌不仅改变了诗歌传统的传播方式,其文风也明显受到诗界革命的影响,有了新的视野新的境界;《大公报》小说讽时讥世,发挥着报刊谴责小说的功能;《大公报》积极倡导女学,鼓舞和催生了女性写作群体。《大公报》以文学表达改良社会的愿望,表现出清末民初这一历史转折时期的新质和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