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328篇
科学研究   61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4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7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校本培训是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和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必然选择。以师德建设为突破口,以专业理论为基础,以教学实践为手段,加强课程理论培训和校本教学研究,使教师群体素质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62.
辩证转化峰回路转袁鹤栾(广东省高州中学525200)世界上任一事物都有其正与反的两个侧面,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相互转化的对立统一体,数学中充满着矛盾,解题就是不断有目的地、有效地转化矛盾,沟通条件与结论的联系,最终解决矛盾,促成对立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3.
音像阅读实验探索李延年,谭博栾,沈培坤一、实验的提出与目的目前,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不足。一是,从低年级就开始扩大阅读量已成共识。由于受识字量的限制,学生只能借助拼音阅读文字读物,这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二是,低年级是...  相似文献   
64.
构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立交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8年4月,江泽民同志在上海市九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要抓好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任务,由此,拉开了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序幕。在上海市政府的领导下,市教委组织各方力量编制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整套中小学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各年级所有学科的教材,并已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实施使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得到了教育部的首肯,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和好评。面对21世纪,上海市教育界有识之士都清醒地看到,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初露端倪的知识经  相似文献   
65.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小学语文教学法专家张田若曾说:“一课书教完后,成败的第一个标准应该是学生是否熟读了课文。”然而,多年来,朗读教学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课堂教学普遍存在忽视朗读的现象。笔者对40节不同类型语文课朗读教学现状作了调查(其中:示范课5节,教研课10节,随堂课25节),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66.
“主流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旨在提高所有学生的各种潜能的素质教育。它不是面向少数学生的精英教育,也不是为了满足学生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而进行的“应试教育”。“主流教育”所培养的“主流人物”可以是领导者、管理者,也可以是建设者、劳动者。“主流教育”所培养的“主流人物”比一般意义上所说的“主流人物”(社会精英)的内涵更丰富。  相似文献   
67.
当代青少年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绝大部分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能够理解他人,尊重他人。但是,由于受家庭、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部分青少年学生,自我意识较强,个人主义严重,对别人(特别是对老师)要求苛刻,不能够理解人、谅解人,以致师生之间心理产生隔阂,难于实现心理沟通。对此,教育工作者只有同学生增加交往,积极沟通,加深了解,正确把握学生思想上的疑点、难点、热点,才能“对症下药”,求得相互理解,从而统一双方的认识。然而,要通过心理沟通,去认识学生,理解学生,也并非易事,它不仅需要师生双方具有渴求沟通的心理基础,还需要具有观念相容这一沟通的客观支柱,以及借助一定的时间、环境、周围气氛和物质条件等传递媒介,更需要具有一定的沟通艺术。  相似文献   
68.
"周恩来精神"的内涵及其时代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周思来精神"这个概念和范畴,是周恩来研究深化的理论需要,也是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周恩来精神"作为周恩来思想、品格和作用的精髓与集大成,可以概括为理想信念精神、实事求是精神、创新求是精神、忘我献身精神、民主团结精神."周恩来精神"是一个完整、科学的系统,上述六种精神分别是其动力源、认识论基础、灵魂、本质特征、核心和真谛、党性凝聚点.周恩来精神又是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相类似的总体性范畴.它作为一个民间的、学术界、理论界的新概括,是为了对周恩来建树的卓著功勋、崇高境界及他的作用力、影响力作出的新的、更深层次的总结和概括.  相似文献   
69.
本课教学主要采用承前启后的文学设计范式,内容安排删繁就简,组织活动层次分明,采用重难点逐个击破的策略,借助学生已有的小猴分桃经验,由"将一个物体平均分"迁移到"将一些物体平均分",由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迁移到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从而感知分数本质特征,丰富分数内涵.这是进一步学习"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和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的基础,更是五年级认识单位"1"的前奏.  相似文献   
70.
宋静文是莱阳市实验小学五年级一班的少先队员。生长在一个革命的家庭里。良好的家庭教育给小静文铸造了一颗金子般的心。1990年8月,静文上学后,新生中第一批就加入少先队。戴上红领巾的当天上午,她志愿报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红领巾送温暖小组”。五年来,她坚持向雷锋、赖宁学习,乐于助人,尤其在希望工程“手拉手”活动中表现极为突出,在家乡莱阳,在红都江西瑞金都受到广泛赞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