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19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指出:"井冈山精神是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这次到中组部井冈山干部学院参加学习培训,寻访红军浴血奋战的各战场,边走边学,行程3000公里。通过实地观摩学习,作为来自宣传思想战线的学员,我深刻感受到了井冈山精神的"原创"价值。学习借鉴这种"原创"价值内涵,对于我们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准确把握和弘扬井冈山精神,  相似文献   
32.
我的记者生涯里,见过当时几乎所有中国最重要的政治领导人。岁月如梭,很多记忆都模糊了,但是一张老照片的发现,还是让我充满了喜悦。  相似文献   
33.
媒体建立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4.
春花秋月,夏雨冬雪,这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从身边就能看得见的寻常风景.但是,如果你要去体会海雨天风、磅礴万里这些非同一般的风景,就要走出去,走向大海,走向高原,只有走到了这些常人难以企及的地方,才能抓住和获得这些大自然中难得一见的奇妙风景.  相似文献   
35.
我们提出3G后传播时代已经到来的判断。主要是因为3G后的无线信息高速公路和人性化移动终端,已经开始给传统信息流程和传播秩序带来深刻变化。我个人认为,这些变化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秒报、秒台的多元互动传播,解构传统媒体的传播时空;二是全媒体采编队伍。解构传统媒体的采编流程:  相似文献   
36.
去年“5·12”那天.我在首都机场候机。突然,脚下晃动,座椅摇摆,那座世界最大的单体新候机楼似乎发生了倾斜。说实话,在奥运之前.带有喜庆之意的中国人.根本就没有想到会发生这么一场大灾难。顿时,几乎所有的人都抄起手机,向外打听到底发生了什么。  相似文献   
37.
树立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开展持续有效的国家形象对外传播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课题。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国家级的统筹协调机制进行规划和管理。大众传播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至关重要,需在现有媒体生态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官方和民间资源,全面提升对国际舆论的影响力。本文从政治传播视野出发,以政治学的研究成果"国家与市民社会良性互动"为理论基点,认为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既要依靠官方舆论场对核心要素进行系统梳理,又要依靠民间舆论场对国家形象差异化特色进行充分挖掘,实施国家与公民的良性互动,在打通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基础上,弥合国家形象传播的盲区。  相似文献   
38.
在读过的一些新闻理 论书籍中,关于记者修养 的部分,放在最后的章节 加以阐述。 放在最后并无不妥, 因为从方法论的角度来 讲,研究新闻采写的规律, 毕竟是一个学术问题。不 论意识形态有多大分歧的 人,都可以同样进行新闻 的实践和研究活动,力图 掌握一些可以共同认识和 运用的规律。 但是,许多从事了多 年新闻工作的同志在反思 之时,又很深切地感到,仅 从方法论的高度来研究新 闻实践及理论,不易触其 痛痒,有难及根本之憾。这 就好像下水游泳的人,论 了半天的姿式,游得却并 不好。甚至还呛了几口 水。这时,人们会感到,怎 …  相似文献   
39.
克服心理疲惫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支配行动。记者日复一日地采访和写作,这种职业劳动,从行为学的角度来看,是一种具有重复性的劳动。心理学分析证明,凡有重复性质的行为,操作者都具有追求标准化、简单化的心理意识趋向,例如把“本报讯”都写成一个模式,会议报道千篇一律,经验报道一、二、三、四开中药铺等,这与报纸读者希望“新与异”的阅读心理形成了一对矛盾。 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不断实施观念更新,自觉克服心理疲惫感,强化记者的创新意识,让新闻的内容和形式都姓“新”。 观念更新往往首先需要思维方式的更新。当年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打破了牛顿经典…  相似文献   
40.
海涅说过:“语言可以把死人从墓中叫出来,也能把活人埋入地下;语言可以使侏儒变为巨人,也能将巨人彻底打倒。”语言的魅力本来就有这样大,通过报刊放大流行于世后,其威力更是难以估量。 写新闻当然不反对运用流行的语言。语言是社交的工具,当代的人进行社交,理所当然要用当代活的语言。特别是在一个变动很快的社会中,新闻语言一定要跟得上时代的脚步,不能总用上辈子的语言,给人一种老态龙钟的感觉。 但是,任何事情都过犹不及。现在很值得注意的一个倾向是,新闻语言吸收流行语言有点过了头,有那么一种流俗的苗头在滋生。 词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