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4篇
信息传播   80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江晓原:记得我在20世纪80年代初,念到大学三年级时,因为是天体物理专业,开始上所谓"四大力学"课程(理论力学、统计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记得那时校园里流行着几种美国的物理学教材,其中就有<费曼物理学讲义>(The Feynman Lectures on Physics).那时对费曼其人了解甚少,对物理学的理解,也经常只是沉溺在无穷无尽的习题中而已.  相似文献   
42.
中华科学文明史(全5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003 中国古代科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中国科学技术史(卷一,卷二,卷四1、2分册,卷七1、2分册……) 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李约瑟:揭开中国神秘面纱的人 文思淼著,姜诚等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相似文献   
43.
GOOGLE正在计划把全人类所有的图书做成一个知识的终极数据库(http://books. google.com/)。贝佐斯也梦想把以往所有出版过的书都做成KINDLE格式来卖钱,这样可以永无缺货之虞。人类会到最后只有一本书,它的名字叫GOOGLE吗?人类最后会只有一个书店,  相似文献   
44.
中国古代到底有没有地圆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是否有地圆说,这个问题是在明末传入了西方地圆说并且被一部分中国天文学家当作正确结论接受之后才产生的。而答案几乎是众口一词的“有”——非常热衷于为祖先争荣誉的中国人是决不会将一个谬误“栽”在祖先头上的。然而,这一问题并非~个简单的“有”或“无”所能解决。被作为中国古代地圆学说的文献证据,主要有如下几条:1.南方无穷而有穷。……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庄子·天下》引惠施)2.浑天如鸡子。天体国全。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嘉黄。(东汉·…  相似文献   
45.
所谓七曜,指日、月及水、金、火、木、土五大行星,共七天体。此七天体是数千年间中国天学家反复观测、研究及论述的对象,然而在中国历史上,“七曜”、“七曜历”、“七曜术”、“七曜历术”等术语所指称的,却另有特殊约定——专指一种异域输入的天学,主要来源于印度,但很可能在向东向北传播过程中带上了中亚色彩的历法、星占及择吉推卜之术。七曜术之东来,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极为重要的事件之一。  相似文献   
46.
1895年秋,16岁的阿尔伯特·受因斯坦投考苏黎世综合技术学院,不幸名落孙山,他不得不进入瑞士的一所补习学校.  相似文献   
47.
1895年秋,16岁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投考苏黎世综合技术学院,不幸名落孙山,他不得不进入瑞士的一所补习学校。1897年他才如愿以偿,考进了苏黎世综合技术学院。该校被认为是当时欧洲最好的学校之一。爱因斯坦在1900年拿到了这所名校的毕业文凭。可是文凭并未能让爱因斯坦获得学校的助教职位,他只好到处打零工,晃荡了两年功夫,  相似文献   
48.
江晓原 《科技文萃》2005,(6):138-140
"试论托勒密的天文学说是不是科学?"这样的考题在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本文作者所在单位)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不止一次出现过.面对这道考题,大部分考生都答错了.这些考生中,学理科、工科、文科出身的都有,但是答案的正误看起来与教育背景没有关系.这就表明,他们中间的大部分人,都未能正确认识:怎样的学说能够具有被当作科学的资格?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席泽宗院士进行多次个人访谈,记述了席泽宗院士从一个富家少年到著名学者的成长历程,并着重分析论述了席泽宗院士《古新星新表》等天文史研究成果的科学价值及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0.
科 学—— —通 常 是 指 自 然 科学—— —久已被当作这个世界上最正确、最有力量的学问,它能够揭示大自然的客观规律,能够揭示真理,所以长久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只用科学去研究别的学问,已经无法想像科学本身可以成为被 “研究”的对象了。 而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开始,诞生于英国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简称“SSK ”却提出 ,不存在 任何 知识 可以宣称有绝对真理的地位,因此自然科学知识本身也应该成为社会学家研究的对象。 由于在自然科学问 题上,科学界长期 垄断着 话语权 ,而“SSK ”的兴起,意味着煽动各界起来夺取话语权,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