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以宏阔的别开生面的全球化视域、强烈而又开放的民族本土意识、横通直通而融通比较的方法将魔幻现实主义和寻根文学进行了新见迭出的比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审视观照文学作品的多维视窗.同时还启迪我们做进一步的古今纵向比较思考.  相似文献   
22.
新建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五年来由于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我国增加了一大批的新建本科院校,又由于这批本科院校多是从过去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升本而来,原来的专科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一变而为综合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专科应用型、师范型的特征转化为综合型(带有强烈的师范印记)、应用型的特征。由于升本时只是强调师资队伍建设,图书数量、固定资产规模等,因而升本伊始,在专业建设上和课程设置上多是模仿老本科院校的做法。比如,湖南科技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便是众多新建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个典型,湖南科技学院原名“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升本时…  相似文献   
23.
正在来临或部分已然来临的后工业社会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几乎同行,后工业社会的种种负价值文化特征正在扭曲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自身的灵与肉.如何才能使这三者和谐发展?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个性审美教育是建构这一和谐发展范式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4.
<伤逝>中子君的命运是一种怪圈式的文化悖论它表现为新文化与积淀的负价值旧文化的激烈冲突.冲突的结果是悲剧式的.这种积淀在子君等女子中的负价值文化包含三个层次依附人生积淀、旧礼教积淀和虚幻世界积淀.  相似文献   
25.
论文通过对柳宗元牌异蛇王酒的品牌策划个案探究,尝试归纳出品牌策划中地方文化运用的原则和规律,探讨当今是品牌逐鹿的时代,品牌策划该如何应用地方文化元素以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6.
音乐与词的紧密关系人所周知,论述亦繁.然多是从词源、依声填词、词乐本身等角度作静态的立论,而于音乐在词的动态过程中的规律性流变作用则鲜有人触及.实际上,从音乐在词中的动态性全过程影响来看,音乐在词史发展中的一条主要动态规律就是音乐与词形成了助推力与牵引力相互作用的二律背反关系.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从王昌龄的人生轨迹及心态流变的角度切入 ,认为其宫怨诗不唯反映宫女的落寞生活 ,而在其有意为之的别有寄托 :一方面昭示他对理想人生 (功名通达》的艳羡、痴想 ;另一方面则隐喻他对客观现实 (穷厄命运 )的哀怨和凄苦。  相似文献   
28.
《庄子》对古代文学的叙事和抒情的影响,众所周知,然而其“藉外论之”的寓言观对古代文论的贡献却鲜有人论及。笔者认为其寓言的由“器”而入“道”的思维方式,是中国古代诗文的一种重要的言说思维形式,“寓言”应作为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范畴与“比兴”、“隐秀”、“兴寄”等并列而存在,并相互影响着诗文创作。  相似文献   
29.
肖献军历史小说《湘妃怨》以历史载籍为基础,通过艺术虚构刻画了二妃作为怨女的形象,具备了了两性情爱的坚贞、家庭和谐的德性、天下的责任等特性,对历史的进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超越了历史载籍中主要由男性创造历史并推动历史的所谓实录现象。小说对二妃显性幸福中隐含着的怨情忧思做了艺术地揭示,较为成功地刻画了蛮荒时代历史可能的一个横切面。  相似文献   
30.
由于传媒业正在朝内容融合、技术融合、终端融合的方向迈进,传媒业已进入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媒体传播时代、媒介化时代。单一纯粹的新闻业已不复存在。新闻教育转向为"传媒教育"或"传媒业教育"也就自然成为一种新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