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8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谁在制造网络情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股巨大力量正让中国网络业迅速“染黄”。互联网改变了色情业,色情是否会改变互联网?以商业利益为纽带,网络色情或准色情的经营们已结成一个能量巨大的利益同盟,正快速染黄中国的网络业。而短信联盟的诞生,标志着网络色情在中国已度过短短的“拓荒期”,蔚然成业  相似文献   
32.
《野草》历来以其艰深隐晦吸引着学者们执笔与伟大的文学家鲁迅进行心灵的沟通与感应。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刘彦荣的学术著作《奇谲的心灵图影——&;lt;野草&;gt;意识与无意识关系之探讨》,则于新时期文学研究中展示了又一独特亮丽的风景。这本论著,注重从意识与无意识相互关系的角度探讨《野草》的创作缘起,于传统研究方法外  相似文献   
33.
鲁迅与李斯     
在文学观照层面上,鲁迅对李斯文章的"文采"表示认同;在自我观照层面上,鲁迅对其抱有生命价值的追求在某种程度上表示赞同.由于鲁迅与李斯都受先秦诸子散文的影响,其创作在艺术上有着理性思维与逻辑力量的特点,并且都运用比喻、排比等手段增强表现力.同时,在创作心理上,二人都能够切近接受者的心理,实现他们的写作意图.  相似文献   
34.
鲁迅立足于正始时期的社会生活对正始文学进行把握,并通过品评正始文学、文士来讽喻现实世界.而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正始文人与鲁迅在精神上产生了共鸣,他们都有着对生命意识的悲剧体悟以及对个性自由、人格独立的追求.这种精神气质反映在文学上,鲁迅小说的狂人形象与正始名士有着深刻的血缘关系,同时,鲁迅的杂文也深受正始文学哲理思辨色彩的影响,有着令人折服的逻辑力量.  相似文献   
35.
鲁迅没有过时,鲁迅研究还有着广阔的空间。当下的鲁迅研究至少可以从以下九个方面进行:一是发掘鲁迅的和谐文化资源;二是总结鲁迅的文化斗争经验,回应当前文化思潮的不良倾向;三是鲁迅精神品格研究,防止鲁迅被“软化”;四是深入开展鲁迅生平研究;五是拓宽鲁迅作品研究的空间;六是拓展鲁迅的比较研究;七是开拓文化视角新领域;八是拓展鲁迅作品教学研究;九是加强鲁迅研究之研究。  相似文献   
36.
文章主要论述鲁迅与沦陷区文学的关系。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优秀的爱国分子高举鲁迅的旗帜,坚决反对日本的侵略,主张抗战救国。东北沦陷区和华北沦陷区的乡土文学写作,揭示了沦陷区人民真实的生存困境与不屈不挠的民族生存意志,延续了鲁迅开创的乡土小说写作传统。南方沦陷区杂文作家没能继续坚持鲁迅风的写作风格,但其文学创作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也为抗日救国运动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37.
鲁迅深刻的思想与他长期在孤独中沉潜有着密切的关系。鲁迅的孤独感是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孤独感对其创作又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加深了作品的深刻性和文化内涵,使其充满哲学的思考。鲁迅的孤独感与时代的精神气质对接并融合,表现了立人的精神,印证了中国涅向前的趋势。研究鲁迅的孤独感对探索现代中国人心理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8.
《学灯》是上海《时事新报》的综合性学术副刊,是“新文化运动”中四大著名副刊之一,鲁迅的《头发的故事》发表在该杂志上;在该刊倾向于保守后,鲁迅曾撰文对其所刊载文章的观点和内容进行批评。通过梳理分析鲁迅与《学灯》的关系,思考影响现代传媒与现代知识分子互动的因素,彰显其历史价值和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9.
《河南》杂志是20世纪初留日爱国学生活动的阵地,是鲁迅走上“文艺救国”道路的开始。鲁迅在《河南》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是其一生思想的主要源头。  相似文献   
40.
鲁迅散文在艺术构思上有着深厚的艺术功力和独具一格的审美价值。在鲁迅的散文里,作者丰富的情感组成连贯的线索贯穿全篇,事物的发展构成主线牵引行文,而事物联结的串式结构、由点及面的扇式结构和鲜明的对比结构,又形成了精巧的内部结构设置。此外,意念和情志的表达亦成为其独具一格构思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