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5篇
各国文化   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一、中国文化格局的变化与中国文化亚文化圈的形成 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是浸润性的,以汉文化从中心地带向四周作浸润性的渗透为主。在当时中国人的视野之中,汉文化是唯一最先进,最繁荣的文化,汉族人民对自己文化的这种伴随着自尊的自信,使当时文化在空间上的发展主要采取着“以夏变夷”的形式。汉文化逐渐由中心地带向四周浸透,而汉文化的纵向历史发展,则主要表现为汉文化自身潜能的不断发挥,外来影响在汉文化发展中起的作用是极次要的,即使象对汉  相似文献   
22.
任何一个人在自己从事的社会职业或社会活动中都要首先对自己有一个相对明确的定位,有了这个定位,才知道自己是做什么的,才有自己致力的方向,也才能知道怎样做好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23.
“现代性”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中国文化、中国文学的"现代性"正式形成于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与那时所说的"新"是基本相同的一个文化概念。迄今为止,它仍然是体现中国社会、中国文化、中国文学整体社会历史特征的一个文化概念。它主要活跃于中国社会、中国文化、中国文学即将发生整体历史变化前夕的个别历史时期,例如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时期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新时期,而在更多的时候,人们关注的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一些更具体的追求目标,但"现代性"对于有分析性地感受和理解其他具体的文化概念仍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
左翼文化包括左翼期刊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间并没有受到中国文化界的重视,在为数不少的知识分子那里,好像扔掉一个“错误”一样扔掉了中国的左翼文化,而不是在对其进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超越它所存在和发展的那个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25.
闻一多诗论     
闻一多的诗歌创作经历了三个时期:一、1922年7月留学美国之前在清华学校读书期间的诗歌创作;二、1922年7月至1925年5月在美国留学期间的诗歌创作;三、1925年5月从美国留学归国后的诗歌创作。闻一多的第一首白话新诗《西岸》发表于1920年7月,自那时起直至1922年3月留学美国时的诗歌创作多数收入诗集《红烛》之中,还有少部分保存在他当时抄存的《真我集》中。这是闻一多第一个时期的诗歌创作。闻一多这个时期的诗歌,在内容上非常广泛,其中有各种生活实感的抒写(如《雨夜》、《雪》、《黄昏》、《春  相似文献   
26.
五、这段路已经走完 从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到现在,仅仅依照学校教育发展的状况,我认为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27.
鲁迅哲学思想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研究框架问题迄今为止,在有关鲁迅哲学思想的论述中,使用的主要有两类三种哲学思想的框架。一类是西方现成的哲学思想,一类是中国古代固有的哲学思想。在西方现成的哲学思想中,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思想在从二十年代至今的鲁迅哲学思想研究中一直是一种主要的标准,...  相似文献   
28.
29.
一个京剧演员、一个国画家、一个书法家很容易在中国古代找到自己的传统,但一个电影导演、一个原子物理学家、一个汽车工业的工程师,到哪里去寻找自己的传统呢?有自己的传统的,坚持、发扬、改造、推进自己的传统;没有自己传统的,创立自己的传统。一个民族的真正传统不是古代人留下了什么样的教导,而是古代人在哪些方面获得了自己的成功、他们是怎样获得这些成功的?只有在这样的一个意义上,我们才能说所有民族的传统都是十分宝贵的。人·民族·传统@王富仁 @周维强  相似文献   
30.
在20世纪末,人类产生了普遍的精神缺失。对理想社会的追寻,仍是人类社会的梦想。中国本土的大同理想作为一种积极的思想资源,其现代意义日见显明。怎样处理大同理想与现实社会、人性本质间的深刻矛盾,克服乌托邦思想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是当代人类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