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39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5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编目领域带来的不仅是挑战,更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在这一点上,国际图联(IFLA)迈出了具有开拓性的一步,1998年正式颁布采用计算机领域“实体-关系”模型(E-R模型)的研究报告“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Bibliographic Records,简称FRBR)。该报告从探讨编目的对象——实体的属性与关系着手,揭示书目记录的功能需求,开启了编目工作的新思维,“面向对象编目”的概念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2.
设计一种适用于电解设备的稳流电源,利用可控硅对变压器前级输入平均电压的调整,控制后级输出电压,根据阻抗变化调整电压以调节输出电流,并根据设定电流大小和实时采集的电流、电压数据保证输出电流稳定、输出电压在控制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13.
14.
一个基于OAIS和DC的保存元数据方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OAIS参考模型框架适用于所有致力于长期保存数字资源并提供利用的系统和组织,从而为很多组织和机构包括政府部门和数字图书馆所采用。本文在介绍OAIS参考模型框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MDLS的保存元数据方案,包括它的内容信息、保存描述信息和描述性信息的元素及其子元素。  相似文献   
15.
<正> 八十年代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界有人提出了将中、西文编目课合起来开设的呼吁,并就此进行了讨论,但至今还未取得一致的看法。例如,1989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的“西文编目教学研讨会”上,中、西文编目课能否合一及怎样合一的问题成了  相似文献   
16.
著录信息源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标准和规则中的款目定义及著录格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何为图书馆目录(Library catologue)?它的外延到底有多大?这两个问题,国内图书馆学界长期以来一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近年来,随着整个图书馆事业特别是文献编目学的不断发展,这两个貌似简单的问题,又引起国内图书馆学界的重视和讨论。但是笔者认为,其中某些看法未必正确,有些看法虽有合理之处,也未必符合图书馆工作的实际。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教育工作者都认识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地位。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是新时期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和首要要求。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必须通过情境教学和理性思考并举,引导初中生自主学习并着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要合理高效地利用时事资源组织教学,这样才能使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真正高效。  相似文献   
20.
从情感赋能的定义辨析出发,在分析情感范畴、情感类型与文学教学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讨论外国文学的情感赋能作用,指出情感赋能重在激发和唤醒人们潜在的情感,而不是强行赋予、给予或说教。外国文学教学要做到情感赋能,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润物无声地提升学生的美感和道德感;另一方面,在当代语境下,也要善于引导学生树立批判意识和思政立场。从根本上来说,文学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一种融美育和德育为一体的教育。情感赋能视域下的文学教育旨在将经典文学作品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内化于心、怡情养性、涵养品格,这是抵达“全人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