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95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罗斯福的这句名言影响了许多人.当电视广告问世后,广告媒体日趋多样化,广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这些广告有的平庸无奇,有的却表现独特、新意怡人,从而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42.
新时期的教学把学生学习主体当成一个重要部分,从体验、实践、参与性方面突出教学的全面改革。这就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教师要创设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建立参与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目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进入到一个关键阶段,积极推广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在课堂教学中,要应用集中学习、分组讨论、学生讲解、教师点拨的方法,开展生生、师生互动教学,重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课堂高效率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3.
MOOC 课程学习体验及本土化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OOC作为一种新的开放教育模式受到了教育界的热捧。除了加入国外知名平台外,国内也已出现中文MOOC平台,部分高校也开始尝试探索MOOC与高等教育的结合方式。本文基于作者对国内外若干MOOC课程的学习和体验性研究,从学习者的角度对MOOC的课程理念、内容与形式、评价体系、管理与组织、课程开发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MOOC未来发展的思考和本土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4.
基于学习者视角的国外MOOC平台比较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对在线教育产生了极大地影响,平台是MOOC实践的核心要素,是课程提供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中转站,关系到MOOC精神能否有效体现。2013年是MOOC爆发之年,世界各国和地区纷纷创建自己的MOOC平台。Coursera、edX、Udacity、Futureleam和iversity平台是五个较有影响力的平台,该文对这五个平台进行了分析,从学习者视角,对平台主页、课程首页、视频和论坛四方面的呈现结构及功能等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为MOOC平台的实践提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5.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对高等教育、在线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国内外高校纷纷加盟MOOC,并开始面向全球用户提供开放教育资源。爱丁堡大学、杜克大学以及edX对所开设的课程开展情况做了调查分析并且发布了评估报告。本文对这三份评估报告进行了分析,从课程基本情况、线下协作、课程评估、学习者情况、论坛参与情况和证书获得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以期为国内开展MOOC相关教学改革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6.
数学建模是高职院校数学教学转型的重要实施途径.如何将“理论”与“技能”教育理实合一,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核心素养,促进高职院校的理论教育职业化,是“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数学学科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根据高职院校数学建模教学现状,依托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内容,探讨了高职院校数学建模教学“以赛促教,教赛结合”的理实一体的新模式,形成了“专业+知识模块+技能”的高职院校数学建模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7.
随着全球气候治理议题逐渐占据世界外交的中心视野,中国学者在政策导向下对其研究比例跃升。以CNKI数据库所收录2006—2021年有关“全球气候治理”主题的337篇CSSCI期刊文献为样本,借助CiteSpace软件为工具绘制知识图谱,直观分析国内全球气候治理研究的现状、热点及趋势。经分析,可知国内对全球气候治理的研究在十九大之后出现爆发式增长;国际政治学领域的学者、期刊和机构组成了主体支持力量;全球气候治理的困境及原因、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的角色转变以及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等是主要热点议题;“双碳”主题下的碳交易机制复杂化、数字碳中和以及新时代碳外交等子议题是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