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
学校需要教授的十二大核心价值,可被分层化,依据其内在要素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划分为层次从低到高、距离生活同心圆由近及远的子价值。在此基础上,设计以问题为导向、跨学科的核心价值课程,以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公民技能。 相似文献
53.
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公平的核心要素,然而,教育机会均等容易陷入“形式平等但实质不平等”的困境。因此,教育质量公平观应该直接聚焦到教育结果,关注学生能力差距的缩小。本文引入能力平等理论,认为正义社会应致力于公民能力的整体提升,首要关切是减少权利匮乏带来的能力缺失。能力平等视角下教育质量公平的合规范性要求是确保公民底线层次的能力门槛,合发展性目标是提升公民较高层次的可行能力,合需要性理想是扩展公民高阶层次的能力集合。能力平等视域下确保教育质量公平的资源分配应遵循平等原则、优先原则与充足原则,同时,需建立基于能力平等的教育质量公平评价标准,构建“国家-省级”不同层次的教育质量公平监测体系及保障学生能力平等的教育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54.
区域内学校非均衡发展与社会阶层分化——以中部省会城市W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中部城市中心城区W区为个案,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揭示区域内学校之间的巨大差距及其与社会阶层分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显示:好学校、普通学校、较差学校的差距表面上或部分地体现了学生学业和能力分化,实质上却体现了社会阶层的分割和分化。依据其占主导的社会阶层,学校可以被相应地划分为中产阶级子弟学校、市民学校和贫民学校。学校系统通过将阶级差异转化为学业差异使之合法化,同时也深受各阶层所拥有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学生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55.
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 总被引:70,自引:0,他引:70
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生命的特征是有限性、无限发展的可能性、独特性及超越性。教育应依据生命的特征 ,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 ,引导生命走向更加完整、和谐与无限的境界 ,并引导生命从生存走向存在。 相似文献
56.
程红艳 《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2011,(9):26-30
信仰扎根于健全的自我意识,良知产生于自我的两重性。要形成健康的道德信仰,从儿童到青少年时期在心理发展上依次要经历四个阶段:对于结局的信念、对于行为结果的信念、对于人性的信念和对于社会关怀的信念。安全的家庭环境、公正的制度环境、建设性的人际交往、必要的社会实践,再加上道德主体的思考与反思能力,共同造就了青少年健康的道德信仰:相信善良是人不可缺少的心理能力、公正是社会不可缺少的基本品质。 相似文献
57.
朋辈调解:培养学生解决冲突的公民技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朋辈调解是指通过培养学生调解员以帮助冲突当事人在学校环境中解决冲突,其核心原则是由处于矛盾冲突的当事人来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朋辈调解的一般过程为建立调解框架、当事人依次讲故事、探索可能的解决策略、达成一致意见并签字。朋辈调解的实践建构首先要争取家长、校长、教师以及学生的支持;其次,需要在全校范围内培育积极肯定、沟通、合作的校园文化,并传播解决冲突技能的相关知识;再次,根据调解员的素质要求选定学生调解员并进行培训。为了保障朋辈调解的顺利开展,需要营造"倾听"文化、赋权学生以及练习解决冲突的技能。 相似文献
58.
59.
中考制度充当了基础教育分流的过滤器和高中阶段优质教育机会的守门员.新中考改革呈现水平考试与选拔考试的功能叠加、评价方式的适度综合素质化、力图兼顾教育实质公平三大趋势,但在改革过程中面临着四大深层矛盾:入学机会分配的平等原则与优先原则的博弈、考试技术理性运用中人的可测性与不可测性的边界划定、社会统一选拔与个人自由发展的两... 相似文献
60.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徒制经历了生产现场学徒制、学徒制向学校职业教育过渡、现代学徒制、中国特色学徒制四个阶段。学徒制是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历史制度主义这一经典制度研究范式将学徒制的分析引向了一个更为广阔、立体、深刻的图景中。文化观念、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影响着学徒制变迁的方向,构建成本、学习效应成本、协调效应成本、适应性预期使学徒制表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企业、学校间的利益博弈形成了学徒制演进的动力机制。基于对学徒制制度逻辑的分析,我国学徒制发展可从转变认识理念、突破路径依赖、协调主体间利益关系等三个方面优化制度逻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