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篇
科学研究   20篇
体育   7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7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高校实验室和实验教学是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技术型人才的重要载体,是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支柱,是高校办学实力的标志之一。阐述了在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产、学、研、教、赛"五位一体推进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即以校企联盟和校企合作促发展、以实验教学设备自主研发促建设、以实验教学水平评估促改进、以实验教学改革促提升、以学生科技团队、项目和竞赛促实效。总结了近年来学校在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方面的管理思路和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22.
以往,音乐课堂对流行音乐持抵制态度,认为它与我们所传授的高雅艺术是背道而驰的.而《新课标》实施后,它已经常被引入课堂,并能光明正大地写进中小学教科书.本文就如何把流行音乐巧妙地运用于音乐课堂教学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3.
简要论述了窗的节能与保温,提高窗的保温节能,势必给建筑物整体的保温节能带来重大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24.
人类与文化是共生共存的,有了文化就有了道德,道德是文化的一部分,更是文化的灵魂,是人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步入新世纪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正努力实践着“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按照“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以德治国”重要治国方略的精神,投身于构建新时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伟大建设,努力构筑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25.
速滑速成教学法的应用打破了传统陈旧的原有教学模式,以新颖、可行、实用、速成为主要教学特点,遵循速成教学法的阶段、步骤进行系统练习,大大提高了冰上教学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26.
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决定着社会需求的人才的质量与规格,其发展水平制约着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速度与高校教学质量。提高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适应挑战的能力是高校素质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将心理健康教  相似文献   
27.
儿子幼儿园里新来两位日本小朋友,据说他们家住别墅,很富有,还有豪华轿车,但每天接送孩子的时候,只看到妈妈骑个三轮小车,两个孩子坐在后面,就是这样简单。当时正值冬季,中国的幼儿全都身穿着厚厚的棉衣、羽绒服,头上戴着毛线帽,手上戴着厚手套,脚上穿着棉鞋,一眼看去分不清到底是谁家小孩,倒活像一只只笨拙的小狗熊,而这两个日本小孩尤其特别,他们只穿单衣单裤就坐着三轮车来了,周围的人都不能理解。一次听那位妈妈解释说:“在日本上学还是穿短裤呢!物质再丰富,生活再优越,我们日本人的生存危机始终存在。所以从小开始的超能力、超强度训练,才能锻炼人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忍耐力。”  相似文献   
28.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依托教师科研项目,在课堂教学、毕业设计等教学活动中引入相关科研课题,在课下吸收部分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对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9.
本文针对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背离现象进行了探因分析,并根据教学实践就如何使语言输入一吸收一输出这一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三要素进行最佳结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输入与交际结合,讲解与操练并行,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30.
本文针对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背离现象进行了探因分析,并根据教学实践就如何使语言输入—吸收—输出这一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三要素进行最佳结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输入与交际结合,讲解与操练并行,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