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38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坎坷的道路     
11957年反右派斗争开始,党报新闻评论颇见成效的探索中断了。在以后的年月里,党的工作的指导方针几度严重失误,党的事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党报的新闻评论也走过坎坷的道路。 "反右派评论" 反右派斗争,是从人民日报1957年6月8日的社论《这是为什么?》开始的。这方面的评论,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纵论  相似文献   
32.
二、本报评论员文章本报评论员文章可分三种:一是本报不署名评论员文章,这种形式常用,近年来尤其兴旺;二是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这种形式曾经风行一时,近年来很少采用;三是本报署名评论员文章,这种形式还不多见,但可能会有较大的发展。同评论员文章相近的,还有观察家文章、述评等。本报不署名评论员文章它的特点是,既非个人署名的一般文章,又不代  相似文献   
33.
鼓舞型评论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国家建设很多重点工程,党报新闻评论在这方面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发表了一批鼓舞型评论。这些评论着重论述这项或那项重点工程的经济价值和政治意义,通过新旧社会对比,对读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954年12月,康藏公路和青藏公路通车,人民日报在25日发表了社论《在“世界屋脊”上创造幸福生活》。社论中说:  相似文献   
34.
对改革的成就作足够的估计,对存在的问题作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对改革关键时期的困难和矛盾作充分的精神准备,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按照中央的决策,艰苦创业,渡过改革的关键时期,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这是当前整个舆论宣传的基调,当然也是报纸、通讯社、电台等新闻单位的宣传基调。  相似文献   
35.
对改革的成就作足够的估计,对存在的问题作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对改革关键时期的困难和矛盾作充分的精神准备,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按照中央的决策,艰苦创业,渡过改革的关键时期,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这是当前整个舆论宣传的基调,当然也是报纸、通讯社、电台等新闻单位的宣传基调。为什么现在要提出宣传基调的问题? 现在提出宣传基调问题,是不是意味着前一段宣传的基调出了什么问题——比如说是不是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七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的宣传出了什么偏差?如果是这样考虑问题的话,那就难免把提出宣传基调问题理解为一种“纠偏”,甚至误以为是“政治气候”又有了什么变化,又要“收”了,这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宣传基调并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问题。十三大前,特别是十三大以后,我们的宣传就有基调,那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尽管当时没有用“宣传基调”这个词,但实际上它是存在的,得到贯彻执行的,并将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至于现在提出的宣传基调,是针对我国的改革事业已经进  相似文献   
36.
龙年之春“两会”,以其开放、民主、求实的精神,轰动一时,瞩目中外。与此相应的是,各大报刊对“两会”的议政活动,作了充分的报道,其坦率程度令人刮目。路透社说:“中国官方机构发表了全国人大代表对政府提出的批评意见,感到吃惊的西方外交官说:‘过去我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直言不讳的讲话。’”联邦德国《法兰克福评论》说:“这次人代会的特点不仅是有大量批评意见,而且还有中国报刊对它  相似文献   
37.
翻阅近年来的文学期刊,可以发现一个很突出的现象:一批中青年作家,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捕捉引人瞩目的事情或极其普通的人物,用独特的文学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激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这种反响,是报道同一事件的新闻所不及的。刘心武的纪实小说《5·19长镜头》是一个例子。1985年5月19日发生在北京工人体育场  相似文献   
38.
翻阅近年来的文学期刊,可以发现一个很突出的现象:一批中青年作家,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捕捉引人瞩目的事情或极其普通的人物,用独特的文学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激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这种反响,是报道同一事件的新闻所不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