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95篇
科学研究   9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3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课堂教学目标是对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具体的表述,它表达了学生通过学习后的一种学习、结果,一般由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我国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目标分类采用的是布卢姆的分类系统,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并且对这三维目标提出了不同水平的具体要求。三维目标中,  相似文献   
72.
老师,别因为一次恶作剧, 就怀疑我们的道德情操; 老师,别因为一次不及格, 就埋怨我们的智商不高。  相似文献   
73.
有效历史课堂是指教师遵循相关教学规律,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历史教学目标,完成历史教学任务,使学生不仅掌握相关历史知识和学会用历史的观点分析并解决问题,更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促进学生朝着健康、全面的方向发展。教育离不开三大因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探究有效历史课堂的打造自然离不开教师、学生以及相关的教学媒介。  相似文献   
74.
作为道德规范范畴的社会责任认证国际标准,对我国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凸显。文章首先阐述社会责任认证国际标准的重要内涵,然后从社会和企业发展两方面对其积极作用进行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75.
纵观近几年各省市中考试题,呈现出结合新课程标准,考查创新潜能的新面孔.现在加以提炼归纳,适当点拨,这对于2005年参加中考的学生,无疑会有所助益. 一、观察建构 例1观察下面两个有趣的等式: 32+42=52 102+112+122=132+142 它们是按照一定规律依次写下来的,按照这个规律继续往下写,下—个等式是什么?  相似文献   
76.
立意 ,是写文章至关重要的一步。它的任务是确定表达的主题 ,解决表现什么的问题。现在 ,中考作文提倡大胆想像 ,鼓励创新表达 ,此类作文 ,尤其强调立意的深刻 ,如果没有了深刻的立意 ,就会给人一览无余的“浅薄”感、“平淡”感 ,甚至显得幼稚 ,缺乏哲理性。那么 ,怎样才能使文章的立意具有余音绕梁、韵味无穷的哲理魅力呢 ?首先 ,要学会“透视”生活 ,触类旁通。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 ,事物的本质或富有哲理性的一面 ,常常掩盖在生活的表象下。文章立意要深 ,必须透过事物的表象 ,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的深入思…  相似文献   
77.
职高应用文写作教改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高应用文写作教改刍议@费琴曼$江西南昌一职  相似文献   
78.
79.
隐性课程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是显性课程的重要补充,在育人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阐述了隐性课程,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隐性课程的内容以及隐性课程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80.
基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及恩格斯逝世前对无产阶级斗争策略的反思,伯恩施坦以资本主义议会民主制的发展完善为基点,力图修正无产阶级原有的斗争方式以实现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列宁在总结资本主义发展形势的同时批驳了伯恩施坦的这一理论,并结合俄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探索出一条东方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实现路径的理论。二人对社会主义实现路径的探索反映出当时东西方在社会主义问题上的两种不同看法,对他们的观点进行比较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