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这一目标,媒体肩负着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同时,媒体自身也面临不断提高和全面发展的任务。提高学习能力是增强媒体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党性,是阶级性的集中体现。新闻事业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范畴。在阶级社会里,新闻事业具有阶级性。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主流媒体,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接受党的领导是新闻事业的本质要求,都应该坚持党性原则。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贾忠贤 《新闻前哨》2006,(10):14-15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党内监督、群众监督一起,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多次强调新闻宣传工作应该坚持“三贴近”的原则。“三贴近”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思想的重要内容,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思想, 是新闻媒体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浓缩和最集中体现,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价值观的理论特征。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多次强调新闻宣传工作应该坚持“三贴近”的原则。“三贴近”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思想的重要内容,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思想,是新闻媒体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浓缩和最集中体现,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价值观的理论特征。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来社会各界关于改革的大讨论,集中在如何看待中国近30年改革的成败得失这一重大主题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们面临国内矛盾显现与国外矛盾的交织,社会上出现了一股新的否定改革、反对改革的思潮。这种思潮把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矛盾,视为崇奉西方新自由主义的恶果,加以批判和否定。在人们的思想认识中,似乎又面临着一轮改革“姓社姓资”争论的轮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