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7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盛京将军辖区内混居着大量旗人与民人,在日常生活中,旗民的接触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纠纷,进而引发各种司法案件。本文就《黑图档·嘉庆朝》对盛京将军辖区的刑民案件展开研究,进行梳理,以期对盛京将军辖区的司法状况研究作出贡献。首先,本文对盛京将军衙门的设置缘由和司法官员进行梳理;其次,对盛京将军辖区的刑事案件展开分析,通过对不同刑事案件种类的分析,对清代刑事立法展开研究;再次,对清代旗人在法律中所特有的特权进行探讨,旗人在法律中享有优待和特权;最后,对盛京将军辖区的司法状况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2.
近百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吐鲁番文书的编纂活动持续不断,编纂成果层出不穷,我们以时间为序,对保存在国内外的吐鲁番文书的编纂成果进行全面汇总,梳理吐鲁番文书编纂的历史沿革,以促进中国古文书学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缣帛档案是一种写在光洁细薄丝绢上的文件遗存.缣帛是帛、素、缯、缣的总称."帛"字始见甲骨文,是一般丝织品的通称;"素"是由生丝制成的白帛,不经漂染、平实无华,也是书写所用缣帛的统称;"绢"也是生丝织成,轻薄如纱,常用于书写,特别是绘画;与"绢"类似的还有"缯","缣"用双丝织成,色黄.缣帛档案有着从战国到魏晋乃至宋、明、清的存在史.但由于自身的缺点,缣帛档案始终未独自在历史的舞台上表演过.它的前期伴着简牍档案的存在而起舞,后期随着纸张的普遍使用而谢幕.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满族的发源地,有清一代形成了大量的满文档案文献.虽然这些满文档案文献几经磨难,丢失和损毁不少,却也还有大量的满文档案文献保留了下来.我国虽是满文档案的主要收藏地,但也有部分满文档案文献流失到了海外.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选取辽宁省档案馆藏《黑图档》作为研究的依据,深入剖析其中盛京内务府档案房与其他部门的往来公文及存查档,进一步分析清代地方档案馆的工作内容。通过梳理档案可以发现,档案房的具体职责主要体现为五个方面:抄写、保管、汇总、印务及移交等文档工作。  相似文献   
16.
《庆元条法事类》是一部由南宋谢深甫等编纂的法律书籍。该书始修于嘉泰元年,成书于嘉泰二年,为南宋法律资料的汇编。其特点在于以事分门,门下分类,每类汇集敕、令、格、式、旁照法和随敕申明。其中文书门作为一个类别,单独对南宋的文书档案工作进行了规范。这体现了南宋统治者对文书档案工作意义的深刻认识,也为文书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档案志”的“序”、“跋”为特定研究对象,对我国目前已编修出版“档案志”的“序”与“跋”从位置与时间、内容、作者、叙述语言及其价值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能够在当前档案志编修过程中撰写“序”、“跋”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一、底蕴:独具特色的红色档案文化红色档案作为在文化传承中建构社会记忆的主要载体之一,具有存储信息量大、保存长久、易于复制和存放等特点。2021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希望你们以此为新起点,加强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贯彻实施好新修订的档案法,推动档案事业创新发展,特别是要把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保管好、利用好,  相似文献   
19.
国家产生文字出现后,便有了公文的产生务件,公文产生后,需要上传下达,来保证政令的畅通和统治指令的正确传达.于是,邮驿制度便应运而生,自先秦至隋唐时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宋代在对前朝尤其是隋唐时期公文邮驿制度继承的基础上又做了很多创新.本文对我国宋代时期的公文邮驿制度从组织管理、传递方式、传递人员、传递过程厦公文邮驿律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宋代公文邮驿制度发展的新特点,以期促进中国公文吏、档案史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徐中舒与明清档案——纪念徐中舒教授诞辰110周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中舒教授(1898-1991)名裕朝,后改名道威,后来以字行,称为中舒,安徽怀字(今安庆市)人,1925年报考了北京清华学校创办的国学研究院,以第五名被录取,师从王国维、梁启超等著名学者.曾在<立达>第一期上发表了<古诗十九首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