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体育   7篇
信息传播   26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如何做到像江泽民同志所要求的那样,不断提高“感召力和渗透力”,我们的体会是,一定要贴近读者,贴近读者的心思、需求和生活。河北日报主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一、抓住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宣传正面典型。 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出现了不少的社会问题,人民群众迫切希望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教育干部群众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同时,要有利于使那些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尽快得到解决。如果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离开急需解决的突…  相似文献   
82.
近年来,省报等大报积极深化新闻改革,着力拓宽报道面,陆续开辟了地方版或地方性的专栏、专刊,把新闻触角直接伸到了最基层,与地市党报面对面地交锋和竞争。 对于地方党报来说,省级报纸等是外地报纸,用不着承担某地市委、市政府的指令性的宣传责任和报道任务,对地方新闻它就可以“旁观者清’,按照新闻规律去采访、选编稿件,一些新闻性较强的稿件当然成为首选。 新华日报所办的C版“省城新闻”,在这些方面体现得十分明显。像“期待房价往下降”、“公房使用权转让 将实行阳光进作”、“南京房产消费趋向多元化”、“南京拓展城市…  相似文献   
83.
3月29日凌晨.河南焦作市天堂 录像厅发生特大火灾,74人死亡。次日,该消息随着新华社的电波传遍大江南北。各地新闻记者闻讯后纷纷从四面八方涌向焦作。最早赶到现场的是四川《商务早报》的记者吕剑,他恰好在当地采访而撞上这条“大鱼”;另一家作出快速反应的报纸是《羊城晚报》,该报记者李育航乘飞机、包出租车于次日凌晨赶抵焦作;《南方周末》记者李玉宵、《重庆晚报》记者赵群辉等也随后赶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31日,包括中央级媒体在内的各地近30家新闻单位的记者云集焦作。 而我几乎是最晚一个抵达现场的记者,大…  相似文献   
84.
我与吴新国合作采写的通讯 《爱民情──朱镕基总理视察民主垸重灾区纪实》,在1999年度的“益阳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后,又在随后的“湖南省州市报好新闻”和“湖南省好新闻”评选中连获一等奖。时隔一年以后的今天,当时来镕基总理与人民的血肉关系和鱼水深情,那神态、那情景,依然历历在目,我将永生难忘。 在第一时间里得知 总理来视察的消息 资阳区民主垸是一个四面环水的蓄洪垸。1999年 7月 23日 11时40分,因抢救无效溃决。我本来是跟随市委书记李江防汛,负责北部抗洪一线报道的。这大早上,我获知民主垸出现…  相似文献   
85.
报纸,作为一种特殊商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激烈的市场竞争氛围已逐步形成。报人们新招叠出,纷纷改进自己的报纸,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地方党报在这场竞争中,进行着艰苦的探索和努力。但无论内容的调整还是形式的创新,加强和改进时事报道,在地方党报走向市场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正像其它任何商品的物质构成一样,时事报道作为地方党报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时事报道,党报传令之必须 党报,作为党的喉舌和舆论工具,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首先必须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党性特征。党报的性质和作用赋予了党报不可推卸的责任——传令。作为地方党报,在传令上,不仅要把地方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告诉读者,更重要  相似文献   
86.
题好一半文.文章是这样,新闻更是如此.人们摊开报纸,首先接触到的是新闻标题.一条好的标题,能揭示和升华新闻的主旨,展示新闻的主要内容,提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增进读者的“食欲”.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随着各种大众传播媒体的推陈出新,如何将新闻标题制作得准确、鲜明、简洁、生动、新颖,是我们每个新闻工作者应以着力的课题.如何制作新闻标题,列宁、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以及当代新闻大手笔改写新闻标题的实践,无不给我们以启示.注入内容,让标题“实”起来毛泽东同志一贯提倡标题要有“内容”,要画龙点睛,反对题目的“大而空”.1949年4月22日,他亲自为新华社撰写的动态消息《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就是一范例,标题仅仅十一个字,却将人物、时间、事件、地点明白地告诉给读者.1949年,华北解放区召开了一次中等教育会议,9月14日,新华社发了一则新闻和一篇社论.这两篇稿子,都是经毛泽东同志批改后才播发的.新闻的原标题是《华北召开中等教育会议》.毛泽东阅时改为:《华北中等教育会议决定改善中等教育诸项制度》,并且批了这样一句话:“凡新闻标题必须有内容.原题并无内容,不能引人注目.”社论的原标题是《关于中等教育问题》,毛泽东同志阅时也将其圈掉,重新拟题为:《恢复和发展中等教育是当前的重  相似文献   
87.
真实的魅力美国记者斯诺认为,真实就是美.美不是花里胡哨或豪华的包装,它是事物内在精神的品质.谁挖出了事物的本质,谁就“偷到了维纳斯的腰带”.1996年6月29日,南京新街口一家豪华商厦与香水公司联合搞促销活动,将20万元的香水洒在大路上.一些报社记者受邀参加这一活动,按“惯例”,有礼品赠送,记者拿人家的手软,只好照商家的宣传词写些“通稿”.说这是“美化马路、净化环境”.《扬子晚报》记者李程骅冒着得罪人的风险,写出了“马路洒香水”的新闻,刊登在《扬子晚报》一版,对商界炫富、奢侈浪费进行了曝光.“20万元洒在干道上”一时成了热门话题.这一新闻被全国许多报刊转载,人们对这类“吃金子’、“牛奶浴”等有悖于社会道德风尚和价值取向的活动提出了批评.谁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张扬糜费?这是真实的胜利.一篇新闻作品,如果只热衷于胡编乱造,小题大作,抓住一点新闻由头铺陈开去,掺沙掺水,甚至为了某种原因编造假新闻,此事一旦发生,正如穆青所说,“这将是一种可怕的‘信托危机’”.得不到读者的信任,文章何来魄力?硬软相济的魁力所谓硬新闻,即指反映重大题材,有指导性、权威性、思想性的新闻;而软新闻指写得轻松活泼,能引起读者兴趣的新闻.美国《哈特福德报》刊载了一篇《从数字中看变化中的美国》  相似文献   
88.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在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进一步开创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如何乘六中全会东风,把精神文明的报道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围绕这个问题.襄樊日报经过精心组织于3月28日在二版的社会生活版推出了《精神文明百花园——从身边的事看美德》专栏,力求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讲社会公德、讲职业道德、讲家庭美德的社会风气.每周两期,现已发稿56篇.开设这个专栏的目的,就是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引导人民积极向上,把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深处.专栏宣传的内容紧扣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  相似文献   
89.
一个精益求精的医生在给病人处方时,总是思考再三,担心某种药在治好病的同时会产生副作用.办报如行医,要正确引导舆论,编辑在处理新闻稿件时也要防止副作用.鉴于新闻的负面效应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关注,本文专门就此进行一点肤浅的探讨.为何好心办出坏事?手头有两则资料.湖北省某报1995年报道一篇新闻,说的是宜昌市住在某街多少号的两位退休工人夫妇,热心收养弃婴,几年来收养了五名女弃婴,精心照料,使弃婴长得白胖白胖,还配发了两张照片.岂料报道发出一个月,这对夫妇在家门口又拾到了13个弃婴.本来夫妇二人退休工资就不多,加上已养育五个弃婴,生活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没有办法,他们只得求助民政局和公安局、方才疏散了这13个弃婴.两位老人为此伤了脑筋.在门外贴上“本户不见记者”字条,这种效果是编辑始料未及的.更有甚者.北京市某报曾经刊登了一篇心理医生医治心理疾病的新闻,文中举例说,一个男孩发生心理  相似文献   
90.
在我们县市报中,普遍存在新闻写作的一般化问题.见报稿件指导性不强,可读性差.千篇一律,缺乏深度.怎样才能克服新闻写作一般化问题呢?枣阳日报寻找着力点,在时效、策划、审读、素质等几个关键环节上下功夫,提高见报稿件整体质量,收到了明显效果.1、实施“充电”计划,夯实五个“根底”.克服新闻写作的一般化问题,关键是新闻单位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社时说:“新闻事业能不能办好,关键在于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他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打好理论路线、政策法律纪律、群众观点、知识、新闻业务五个根底.新闻老前辈陆治先曾说过:“新闻工作者的修养是一个‘无限公司’,不存在够不够的问题,也永远不会‘毕业’,要干到老,学到老.”我们针对本报复刊较晚,青年记者较多的实际,从年初开始,在全社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业务研讨活动.一是现定每周一晚上,由一名业务干部或有经验的老同志讲授一个业务专题,然后出题考试,检验效果.每周五下午集中学习政治、政策.二是采取送出去学习的办法提高记者的业务能力,先后选派8名年轻同志到《襄樊日报》社进行短期培训;选派2名同志去华工新闻系、武大新闻系系统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回来后都成为报社的业务骨干.三是组织中层干部外出考察、取经,向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