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8篇
教育   3055篇
科学研究   42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31篇
综合类   128篇
文化理论   35篇
信息传播   38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283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87篇
  2009年   278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作为阅读教学的生存状态,教学与对话是紧密联系的,教师提"主问题",学生倚之"提问题"实施探索性学习,师生之间频繁地使用对话以达成共识。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42.
课程研究有两种基本范式:现代课程范式与后现代课程范式。而两种课程范式又有其不同的师生观,这两种师生观的比较对我国现行教育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文章从学生观、教师角色转变和师生关系转型三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43.
由于递归过程结构清晰,程序易读,而且它的正确性容易得到证明,因此是程序设计的重要工具。利用允许递归调用的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时,给用户编制程序和调试程序带来很大方便。但是要熟练掌握递归过程的设计方法也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本文从进行递归程序设计的两种主要方法——分治法和回溯法入手来对递归问题进行一下讨论。  相似文献   
44.
新课程改革在我国迅猛推进,在新课改中班主任如何才能适应新的教育要求是每一个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文章从教育理念的更新和班主任教育角色的转变两个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5.
你希望别人了解你吗?希望别人知道你的性格、兴趣、特长吗?那么就请你拿起笔来,向别人介绍自己。介绍自己可以先简单地写一写自己的姓名、年龄,在哪所学校,上几年级。然后重点把自己的相貌、性格、爱好等方面的特点介绍清楚,写的时候应该选取自己最突出的特点来写。写完后读给同学听一听,如果都说写得很像你,这次习作就成功了。  相似文献   
46.
分析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 ,并指出它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以及复分解反应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47.
刘心武是谁?     
20多年前,刘心武以其短篇小说《班主任》一举轰动文坛,成为伤痕文学的代表人物,是粉碎“四人帮”以后成就比较显著的文坛新星。刘心武的名字,已经载入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翻开大学中文专业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可以看到其中有一节是专门介绍刘心武和他的《班主任》的。现在,刘心武在近十家报刊开设了专栏,《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这些影响颇大、发行量也比较大的报纸上,经常有刘心武的文章和名字出现。就连发行量很大、很受读者欢迎的《读者》月刊上,也常有刘心武的随笔杂谈被转  相似文献   
48.
49.
50.
邱修庆 《广西教育》2006,(1B):71-71
我们常见的数学问题教学,教师习惯于从条件去探索结果。一邑得到结论,就算达到了教学目的;就连平常所进行检测的数学试卷,也喜欢安排选择题只给出要么唯一正确答案。要么只有一个错误的单一选项的选择题。长此以律。容易给学生一个误导,学生始终都在认为“数学问题的结论和做法是唯一的,正确的选择就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学生的头脑中不知不觉地就根深蒂固了。事实上,任何“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都不止一个”,只要我们用心去探求,很容易发现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的解答都是“条条道路通罗马”的。如下列举的两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