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7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个案分析研究"特岗计划"与"以县为主"传统招聘方式的差异,发现"特岗计划"作为一种引导机制,有效地改善了县级招聘新教师的积极性,教师数量大幅增加,教师学历水平、年龄结构、学科结构等方面优化明显。我国边远农村地区教师政策在设计上必须兼顾教师的质量、待遇、发展空间、稳定性等维度。本文尝试提出吸引和激励农村教师的4种政策设计模式:"引导-半稳定模式"、"引导-稳定模式"、"激励-轮岗支持模式"、"高激励-岗位支持模式"。  相似文献   
42.
游戏,是儿童预先准备和练习成人生活的大舞台,也是儿童探察和模仿成人世界的一个绝好机会。一般来说,在J[童的角色游戏中,模仿和扮演成人世界的职业和分工,是有明显的性别倾向性的,女孩专饰母亲、姐妹、护士、模特儿等;男孩却扮演父亲、丈夫、无畏的英雄、警察。战士、坏蛋、工程师、总经理等。在游戏中,女孩的动作和声调、语气会将生活中的母亲、教师等表现得活灵活现;男孩亦是一改任性和撒娇的独生子的特点,变得有主见。有勇气,一副能立外安内的“大丈夫”模样。美国专家利弗(Lever)的研究表明,男孩和女孩的游戏活动模式…  相似文献   
43.
郑新蓉女,1957年生人近年来一直关注和从事“教育中的性别差异”、“教育现代化与性别公平”等方面的研究。主要成果有《女童教育的无形障碍和阻力》、《春蕾何时绽开———贫困地区女童教育透视》、《积极参与共同分享》。其它背景:高校教师,一个9岁女孩的母亲这...  相似文献   
44.
论教师社会地位及法律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教师社会地位的历史变迁教师,对其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的研究是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的,尤其是在现代社会,教育被视为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基本手段,在教师从业者人数增多而地位又较低的国家和地区,教师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的研究就更十分必要。在我国,对教师社会地位的研究,常常有一些令人遗憾的方面。  相似文献   
45.
公共教育的平等理念与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公共教育理念、制度与教育现代化由国家建立公共的、普及的、世俗的教育制度既是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理论和主张,也是空想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主张。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由国家或地方公共权力机构负担公共学校教育;用义务教育保障教育机会的均等,实现教育普及。文艺复兴以来,新兴的资产阶级把现实的物质利益和迫切的政治需要上升为普遍的、理性化的“自由”、“平等”、“人权”,倡导“人人生而平等,生而自由”,并通过政治革命建立起了确认和保障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人权”的民主政治制度。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人权”,是“教育平等”、“教育自由”、“教育人性  相似文献   
46.
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 ,都有一种矛盾心理 ,一方面是教育孩子善良、诚实 ,另一方面又担心孩子太善良、太诚实 ,以至犯傻 ,不适应未来社会的生存。1 不必为孩子的“傻气”过分担心。“傻人有傻福”不是没有道理的 ,“傻”中蕴涵着人类更智慧和道德的生存法则 ,也是一种“大智若愚”的境界。2 要重视的是孩子“犯傻气”的过程。要尊重孩子 ,了解孩子真正的需要 ,不要以自己的想法代替孩子的想法。要多多体察孩子的感受 ,不要随便代替孩子决定或“讨公道” ,打抱不平。一些家长帮孩子避免了“犯傻”“吃亏” ,但是孩子并没有因此高兴起…  相似文献   
47.
审美情趣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中小学生及其家长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但有近1/5的家长和学生缺乏审美情趣。对“我很容易被美好的艺术作品打动,这句话符合你的情况吗?”选择“完全符合”和“比较符合”的小学生为72.5%、初中生为76.8%、高中生为82.7%,家长为79.2%;而选择“不太符合”、“完全不符合”的,小学生为27.5%、初中生为23.2%、高中生为17.2%,家长为20.8%。从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中小学生和家长是具有审美情趣的,他  相似文献   
48.
面对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的中小学生求知、做事、共处、做人等方面现状如何?我们的教育应该进行哪些方面的改革?最近,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出版社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从1998年10月开始,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以10个省市10岁~18岁的中小学生及其父母为对象,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课题组共回收学生及其家长问卷各3737份,有效问卷各3371份,有效率达90.2%。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对获得的大量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得到了许多重要的发现。现将调查结果摘发如下,供教育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49.
教育改革的价值基础:兼论公平和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30年来的教育改革,以不断渐变的方式完成了与社会转型相适应的教育转型。教育的培养目标取向由国家、集体转向个人及私人家庭,培养"一代人"的具有共同性、集体性、民族性、理想性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目标演化为个体性、私利性、竞争性、合市场性和全球性的劳动力或人力资源的培养目标;追求效益和素质的教育在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以及社会竞争中扮演了加速器的作用;教育的公共性以"公共产品"概念为基础,以个体的教育权利诉求和机会均等为本,在标准化、普遍化的"素质"和"质量"的追求中,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内在的丰富性和整体性却在不断消减。新的历史阶段,应正视现代教育的基本矛盾,以国家、民族、个人当下和长远福祉为出发点,排除资本市场在制度上和文化上对公共教育的侵蚀,通过学校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