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教育   35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钟琦 《职业教育研究》2007,(10):176-177
信息化社会对人们提出了终生学习的要求,同时,不断发展的技术则为人们提供了随时随地学习的机会,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学习终身化。基于网络的社会性软件的发展更加速了从传统学习方式向E-Learning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2.
香港迪斯尼的门票风波引起社会各界普遍关注,有赞许也有诸多的指责.对于此次事件,不论对社会公众还是对当事方香港迪斯尼,都应该理智地看待这个问题.文章有针对性地从景区容量管理和危机管理方面探讨了这次事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3.
虚拟网(VLAN)在逻辑上等价于广播域。用户可以处在不同的物理LAN上,但他们之间可以像在同一个LAN上那样自收通信而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  相似文献   
24.
龙泉窑下限年代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泉窑是中国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生产规模最大、窑址分布和外销范围最广的青瓷名窑。如同研究一个人需要了解其生卒年代,方能与特定的历史背景联系起来,在对龙泉窑的研究中,科学地考察、准确而合理地划定其始烧和停烧亦即上限和下限的年代,无论对全面、完整地认识龙泉窑,还是客观、公正地分析与其他窑系的关系及其兴衰原因等,无  相似文献   
25.
1980年7月,浙江龙泉道太乡在龚村建造办公上大楼清基时,挖出明墓一座,有石质墓碑一方,高138厘米,宽38厘米,厚12厘米,碑正面阳刻楷书“故武陵郡森念一府君邦袭公墓”,背面阴刻楷书“大明正德戊寅年十二月立”。墓葬出土一组龙泉窑青瓷,共7件,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6.
社会性软件在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琦 《教育与职业》2007,(23):163-164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逐步发展,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从原先关注一堂课逐渐向关注日常教与学活动的方向发展.而这更需要建立一个教学活动的平台,社会性软件就是能体现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关系的最佳软件平台,教师可以利用该平台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7.
根据农村中学地理教学的实际,提出树立新型人地生态观,深刻认识地理教育的独特价值,构建主体多元和评价方式多样的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立足农村乡土环境,开发校本地理探究学习资源;关注农村学生实际情况,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营造安全进取的探究文化氛囤,使农村学生乐于且敢于探究;课外社会调查与课堂信息反馈相结合等策略,对农村中学地理教师实施探究式教学提供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28.
摘要:专利独占创新收益的低效力与企业专利申请数量的高增长之间的矛盾引发了对于企业专利保护动机的探讨。本文回顾了专利保护动机的研究背景和十几年来主要的实证研究成果,并系统总结和分析了专利保护动机的演变趋势和主要的影响因素。这些研究一致表明源于技术需求的传统保护动机的重要性已经减弱,而战略竞争和合作相关的专利申请驱动力日益重要。而且,专利保护动机受企业外部因素如行业、国别和企业内部因素即公司规模、创新类型、竞争强度与研发强度等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最后指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应关注中国背景下企业专利保护动机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9.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组织知识网络及实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组织内的知识流呈现网络结构,这一结构的形成与知识在组织中转移与扩散的社会属性息息相关.文章以社会网络分析法为基础,分别从"自我中心社会网"和"整体社会网"的角度,结合实例对组织内部知识网络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包括节点的知识交流关系及强度分析、知识团体和关键知识节点的识别问题.  相似文献   
30.
企业孵化器知识网络及其创新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孵化器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可以极大的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分析知识网络的内涵和要素的基础上,从系统的角度构建了以专业孵化器为中心,有效地联结在孵企业、政府、高校及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主体的知识网络体系,并建立了能够反映孵化网络动力学特性的基本模型,分析了孵化网络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