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72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国外近年来遗产旅游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旅游研究纪事》相关文献的整理,从遗产与旅游的关系研究、遗产旅游管理、部分国家或城市遗产旅游的发展现状和经验研究等三方面分类和综述,并对国内遗产旅游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2.
自主创新是项系统工程。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确定自主创新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安徽和加速安徽崛起进程的中心环节的同时,应从省情出发,重视县域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和城市协调发展的系统目标实现,并从经济制度、社会制度和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83.
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研究现状入手,分析了旅游资源非优区与可持续旅游的关系,结合芜湖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出了旅游资源非优区发展可持续旅游的思路及策略.  相似文献   
84.
怎样做好班主任工作呢。这里我谈谈个人想法,首先,我认为做好班主任工作要了解现在学生的时代个性特点。第二,要充分了解学生。第三,班主任要有威仪。  相似文献   
85.
最近一个时期,青年诗人汪国真的作品在相当一部分青少年中引起反响,不少人传抄、阅读他的诗作,一些中学和大学还举办了有关汪国真诗歌的讨论会、座谈会。汪国真诗歌读者群的出现,也引起了出版界的关注,一些出版社在较短时间里相继推出了若干个版本的汪国真诗集。据初步统计,已出版的就有五个诗集:  相似文献   
8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产品的消费已经逐渐具有其特定的、超越产品使用价值的符号意义,从而给消费者带来超越物质、生理满足之外的心理、精神及社会性满足,由此而来的便是符号营销的产生。本文以后现代符号互动理论,消费社会理论的视角,分析了符号营销产生的社会根源,并在此基础上对符号营销的含义与本质进行了概括,最后以符号学的理论视角对符号营销做了全面的阐释。  相似文献   
87.
金圣叹《沉吟楼诗选》影印本之末,有一篇“虞山俞鸿筹”所撰“读后记”。俞鸿筹的言论,多源自陈登原《金圣叹传》,并存在不少以讹传讹或语焉不详的问题;其中有关文字,经过《金圣叹全集》的标点,更是放大或增加了俞氏的错谬。本文对“读后记”所涉各条史料逐一予以考论,兼议《全集》对此文的标点失误,并对俞鸿筹其人有所探究。  相似文献   
88.
经营者/居民参与屯溪老街保护与旅游开发意向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安徽屯溪老街为案例,通过对实地调查所获数据的SPSS分析,从经营者及居民对当前老街经营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旅游开发意向态度的差异等角度,揭示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旅游开发中居民的真实愿望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屯溪老街保护与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加强与经营者及居民的沟通、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整治、加强旅游环境的整治、加强徽文化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和设计以及加大宣传力度、推动社区参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89.
[说明]10卷本《清代笔记小说类编》丛书,是安徽省出版总社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八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全书总计330万字,各卷的类目及选注者分别是烟粉卷(王星琦、曹连观)、案狱卷(陈敏杰、丁晓昌)、精怪卷(江庆柏)、神鬼卷(钱兴奇)、计骗卷(李泽平)、奇异卷(王欲祥)、劝惩卷(赵生群)、武侠卷(陆  相似文献   
90.
徽州古村落人居环境的选择与营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居环境的选择和营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准则。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师法自然、崇尚和谐、趋吉避凶和唯变所适的中国传统人居环境观。人居环境观一直指导着人们选择与营造人之居处与环境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其二,改造完善非理想的人居环境。理想的人居环境可概括为“枕山、环水、面屏”的模式。古徽州许多村落选址符合这一要求,“枕山、环水、面屏”也因此成为古徽州村落人居环境的基本格局和模式。但也有不少村落的人居环境并非完全符合理想模式,对于非理想的村落环境,古时徽州人在遵从自然的同时。进行积极改造使之趋于理想。非理想人居环境改善与营造有许多方法,修建水利设施,改造自然水系是最常见的措施.最负盛名的范例当属世界文化遗产—黟县宏村。植树造林是改善非理想人居环境的又一重要措施。水口是徽州古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村落的门户,也是村落人居环境营造的重点所在,常形成自然和谐、文化寓意深刻的水口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