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6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研究院王文岭撰写的60余万字《陶行知年谱长编》于2012年底由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胡晓风先生生前即已为该书写序,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小蔓教授、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研究所所长徐志辉教授皆慨然题序。该书付印之际,著名作家、与陶行知研究早有前缘的马识途先生欣然题写书名,亦为该书增色添彩!早在1980年代初陶行知被平反后,便有三种版本的《陶行知年谱》先后问世,为随后近30年学习、  相似文献   
42.
陶行知不但重视教师教育问题 ,而且建立了独树一帜的教师教育“生活化”体系 ,包括“生活化”的意含、构成与相应的教师教育实践。以此反思当代教师教育 ,“教师专业情意低迷”、“教师实践性反思能力缺失”、“教师教育实效性偏低”的现状正可反证“生活化”的缺失  相似文献   
43.
创新教育评价观的确立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出发,着眼于教育评价观的作用,分析确立创新教育的教育评价观的现实基础及理论前提,给出了现时期应有的创新教育的教育评价观(简称为创新教育评价观),并预测其发展的可能倾向。  相似文献   
44.
在2012年教师节期间,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小蔓、秘书长吕德雄一行开始了联络陶研老典型、推广陶研新经验的晋黔之行。此中情愫,表现出对陶研事业的执着,表达了对陶研地区的热望,对陶友、陶子的关爱与支持。"  相似文献   
45.
周洪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教育发展战略组成员,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导,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自1985年实行教育改革以来,我国的教改已走过20多年的风雨历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下简称《纲要》)颁行后,教育改革整体走势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近日本刊独家专访我国知名教育学与教育史学学者周洪宇教授。他认为,中国教育到了改革创新的关键期,教改的重点是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46.
作为一名“陶行知式”的乡村教育家,杨瑞清的故事屡见报端:大学毕业,他放弃城里优越的工作环境,主动要求到乡村当一名小学教师;工作中,他放弃“升迁”机会,扎根基层20余年,在艰苦的条件下,不断探索,成果卓著……如果说这些都已成为历史,那么,今天的杨瑞清又在忙些什么?在思考些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6月11日,我们拜访了刚从马来西亚交流归来的杨瑞清校长。  相似文献   
47.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即将转入运行服务阶段。研究并提出了平台建设和运行面临的问题,还提出保证平 台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和战术问题,特别提出应该坚持平台的战略方向不动摇和摈弃课题制管理实行法人负责的运行管 理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48.
49.
吴辰,女,出生于1951年5月,研究生学历,"十一五"江阴最具影响力十大人物,"江阴时代先锋",江苏省首批名校长、著名特级教师、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首届"陶行知教育奖"获得者。担任校长的二十年间,她带领团队,经过四次创业,终于将一所普通乡镇中心小学发展为包含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学校、国际学校在内的近万人的国际教育集团。第一次创业,华士中心小学成为江苏省实验小学;第二次创业,华士中心小学合并两所初中,建立华士实验学校,在苏南地区率先探索九年一贯制教育;第三次创业,建立国际部,探索国际化办学模式;第四次创业,从华士镇走向江阴市、上海市,创建英桥国际学校和上海浦东张江幼儿园。先后发表科研作品及出版专著100多万字。2012年4月5日,本刊记者就教育公平、教师流动、绩效工资、民办教育等主题专访了吴辰女士。  相似文献   
50.
陶行知,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从他在崇一学堂立下“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起,就注定他将不平凡于人世,而他的学业最终定格于教育使得他成为了教育界的开拓者: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推崇“第一流的教育家”,掀起“教学”改革,倡行“新教育”;在中华教育改进社投入平民教育运动,又扛起“乡村教育”与“科学教育”大旗,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办“晓庄”,向“最不幸之农人”烧心香,通过“行以求知知更行”的摸索,逐步阐述“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理论,同时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已”等理念,打造出他的“生活教育”行知路……从此,诚如“晓庄”与“育才”成了陶行知所创办的学校品牌一样,“爱满天下”与“骆驼精神”成了陶行知师德印记一样,“生活教育理论”、“行知路”就成了陶行知的事业标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