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770篇
科学研究   132篇
体育   38篇
综合类   27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1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中国婴童产业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历经二十年发展,已初步呈现规模化、现代化、国际化趋势,但巨大的婴童产业市场掩盖不了中国婴童产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结构不够合理、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绵阳作为西部发展潜力极大的新兴工业城市,婴童产业融合不够、品牌意识不强、产品层次低端、整体市场非常脆弱,必须立足本地特色产业发展基础,集聚整合科技、资源、市场、政策多种优势,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完善组织,创新模式,推动绵阳婴童产业科学发展,促进区域经济水平快速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32.
我常常想: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她包含了那么多的文化内涵:优美的语言、有趣的故事、丰富的情感、深刻的哲理……怎么会吸引不了可爱的学生呢?但静下心来认真审视我们的语文教学却不难发现,问题的症结在于我们的教师,是我们的课堂教学太复杂化,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既让教师认为教书难,又让学生感觉学习累。  相似文献   
33.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两个关键词:一是素养。它是指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思维之中的,会构成人生的那一部分;二是养成。它是一种变化,既有量变,也有质变,套用哲学的语言就是“内化”。素养养成包括诵读、积累、熏陶、感悟等诸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感悟。  相似文献   
34.
35.
月半弯     
陈杰 《同学少年》2008,(8):38-38
月亮露出了小半张脸,外婆叫我们去她那儿吃饭。妈有点家务没做完,我骑上自行车先行一步。临近外婆家的时候,路边的茶馆传来了打牌的声音。出于好奇,我走了进去。一进屋,泡过多次的茶叶味、潮湿的泥土味和桌子上残留的油腻味,混  相似文献   
36.
新课程,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新形式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7.
本文论述了中华义理在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认为这种作用表现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基础、内涵、方式、共生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8.
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科技英语翻译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水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摘要翻译测试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手段,辅以英语硕士研究生数据分析,通过对其译文文体一致性、字数、翻译用时、准确率、术语翻译、长句处理、翻译的困难度、英语学习程度的系统分析,了解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科技英语翻译能力的现状,深入探讨造成其翻译能力低下的原因,提出提高科技英语翻译能力的建议与措施,为我国科技英语翻译研究和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数字信息时代,图书馆的馆藏模式、服务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图书馆员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本文就图书馆员角色的转变进行探讨,在分析馆员角色转变因素的基础上,总结了新环境下图书馆员角色的特点,并阐述了此环境下图书馆员角色的新定位。  相似文献   
40.
近年来,随着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上对文化建设的重视以及理论的完善和政策的出台,无疑将大大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虽然多年前已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而且两手都要硬,但从具体实践效果观之,在许多方面与政策违背甚多,GDP主义之风长期盛行,物质生产年年"大丰收",精神生产相比却相形见绌。当今,急需对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进行系统性研究,发掘思想精髓,把握主要特征,阐明其对社会均衡和谐发展的巨大理论意义,重新界定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