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9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159篇
教育   2816篇
科学研究   1030篇
各国文化   40篇
体育   316篇
综合类   280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8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339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383篇
  2010年   344篇
  2009年   358篇
  2008年   352篇
  2007年   386篇
  2006年   351篇
  2005年   271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对传统教学改革的指导作用毋庸置疑,多媒体教学以及网络学习平台作为现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实现方式已得到普及和推广,甚至曾一度达到痴迷的程度。然而笔者调研了五所民族地区大学英语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现状,发现在少数民族语言授课班级和音体美特长班的多媒体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笔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改进的策略,以期望能使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有效工具,进而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相似文献   
972.
身体训练是指在运动过程中,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有效地影响运动员身体形态的变化,从而增进运动员身体健康,提高有机体机能和发展运动素质的训练。  相似文献   
973.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群体政治参与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参政行为呈现关注内容焦点化与信息获取网络化,政治心理趋稳化与政治评价客观化,政治参与方式多样化与参与行为理性化,价值取向主流化与制度认同趋同化等特点。但实际上,校园政治文化建设仍存在着大学生主体政治参与"冷""热"并存、参与渠道不畅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参与的有序化。构建高校校园政治文化应注重理论指导,凸显意识形态;调动积极因素,形成构建合力;夯实阵地基础,创新构建途径;加强载体建设,发挥实践功能。理性地分析大学生政治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974.
淘宝现有六百多万家网店,竞争非常激烈。淘宝店家必须认真研究网络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并针对每一个阶段的特点,开展相应的营销工作,以唤起顾客需要,并让其充分了解商品,作出选择并实现购买,最终作出好评,成为店铺的忠实顾客并为店铺带来新的顾客,才能在竞争中获胜。  相似文献   
975.
语块使用对提高英语学习者口语能力的积极作用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可,但针对这一问题的实证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采用定量的方法对9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语块使用情况与英语口语准确性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通过开展语块强化训练实验,用实证的方法探讨了语块训练对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准确性的作用,结果发现:1.语块使用与大学生英语口语准确性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2.语块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口语准确性;3.语块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成绩。  相似文献   
976.
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奠基工程。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是当前各级各类学校面临的重要任务,认识创新人才的特质和成长规律是大中小学面临的共同课题,协同创新是大中小学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我们要深入研究创新人才的特征和成长规律,整体推进大中小学有效衔接和协同创新的新机制,不断拓宽创新人才的成长路径,促进创新人才的成长。  相似文献   
977.
针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传统教学过程中偏理论而轻实践、强调主电路而忽视控制电路分析,从而造成学生创新意识不高、创新能力差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引入仿真和创新意识拓展的必要性,并提出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引入系统级电力电子仿真软件PLECS进行辅助教学的新方法。通过在斩波电路的应用实例,说明该方法能灵活应用于仿真教学,加深学生对电力电子控制技术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978.
健康老龄化与养老服务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CHARLS 2011-2012年数据,运用二元Probit模型探讨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传统子女照顾和提供经济支持的家庭养老模式逐步向配偶照顾、子女提供经济支持的模式转变;社区养老服务对老年人健康的促进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国家养老保险对老年人健康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影响甚至超过了家庭经济状况和子女经济支持的影响.未来为了实现健康老龄化,笔者建议我国在构建养老服务保障体系的过程中应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采取居家养老补贴制度,鼓励家庭养老;第二,加快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网点的建设,拓宽融资渠道,以财政资金为杠杆吸引社会投资;第三,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  相似文献   
979.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whether instructors’ adoption of constructive alignment has any impact on university students’ learning approaches, which are highly correlated with students’ achievement of learning outcomes. A multi-method model with a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esign was adopted, using document analysis, interviews and survey. The analysis of covarianc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regardles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students would adjust their learning approaches and study behaviours in response to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Students in more ‘constructively aligned courses’ were more likely to adopt deep learning approaches and less likely to use surface learning approaches in their study of a particular course.  相似文献   
980.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limits of introductory social justice education and the ways in which a social foundations course could expand and deepen the social justice lens of current and future educators. The authors, members of an introductory graduate-level Social Foundations course, discuss the limitations they realized in their previous social justice education courses, and the importance of courses that further student's understandings of the ever-evolving ways people enact and experience identity, power, and privilege. The authors identify three main pedagogical and theoretical elements that advanced their social justice knowledge: examining theories for their potential to uncover or obscure lived experience; unpacking binary constructions of identity; and exploring the limits and possibilities of intersectional thinking. This article offers implic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educators who seek to challenge and expand the social justice knowledge of future educators and administra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