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0篇
教育   396篇
科学研究   6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72篇
综合类   50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回家》描述了一个自战场返回家乡的士兵亚瑟的旅程.主人公的归家之旅可谓是对荷马的奥德修斯归家的戏仿,二者的对比揭示了现代战争中英雄的消失、现代人存在的虚无,而“家”成为医治人异化的良药.反对战争、维护家园的完整性和保持家的凝聚力是贝里关于现代人健康生活的理念.  相似文献   
52.
臧琪 《海外英语》2013,(2X):211-212
艾米莉和李清照分别是西方和中国文学史上突出的女诗人。艾米莉的代表作I’m Nobody运用了西方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心理分析法,使之成为西方女性文学的代表作。而李清照的《声声慢》是典型的闺怨诗,被中国女性文学视为集大成之作。该文旨在通过对艾米莉与李清照的代表作进行比较,进而简单分析中西女性文学的异同,加深人们对女性文学的认识,提高人们对女性文学的关注。  相似文献   
53.
2006年的小说,仍是2005年小说的延续和发展,平顺而自然,不存在基因突变,2005年有着不俗成绩的一些作家仍是2006年度的主力,如严歌苓,须一瓜,王松等,新旧面孔的替换在2006年里并不显眼。与2005年小说一脉相承的“底层叙事”仍是2006年小说的一个关注点,而王松、乔叶等通过对记忆的发现,让小说从记忆的领地上“飞起来”;叶舟的“解构”小说,通过人物不同视角的多角度叙述,营造种种扑朔迷离的效果;格非的先锋气象依稀可见;罗伟章凸显教育异化的问题,有着极强的现实指涉力;胡学文的小说结构用耳目一新,很文本的方式向我们揭示许多不为人知的真相在权力守护下的“高悬”。总之,2006年度的中篇小说,在总体上可以说仍是2005年小说的延续,从话语方式上看不出有什么明显的变异,这是个相对平衡的年度。  相似文献   
54.
体育训练的科学化,缩小了排球运动员个体之间的技术差距,因此运动员要在比赛中取得胜利,需要具备战无不胜的士气。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探讨了士气的含义及其在排球比赛中的重要性,在分析了影响士气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增强队员士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5.
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特色分析与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的影响力与日俱增,面对丰富多彩的媒介世界,如何正确解读媒介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该文通过对英国媒介素养教育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国情简述其借鉴意义,以此为建设基于本土化的有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理论体系及其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梁启超是近代国学大师,他在文献学理论创新上取得巨大成就,在辑佚学上主要讨论了辑佚产生原因、辑佚起源、辑佚的界定、辑佚的取材、鉴定辑佚书优劣标准、辑佚的价值等理论问题,开启了辑佚理论研究的先河,奠定了辑佚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7.
新课改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它给物理教师教育既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又使其面临严重的挑战.在此背景下,高师物理学专业课程设置应遵循先导性、整体性、专业性、实效性等原则,体现课程结构板块化、板块结构网络化、网络配置均衡化的课程设置理路.  相似文献   
58.
我国将“大部制”作为下一轮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新方向,其前景愈加明朗。这一全新概念的提出一方面是基于全球政府再造的背景,另一方面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解决前几次改革所产生或显现出来的顽疾与诟病的关键步骤。合理界定“大部制”改革的内涵与范畴,奠定“大部制”改革实施的理论基础,是探索改革实施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59.
从建国后到“文革”前这段时期,在文艺界发生了一系列的批判活动。在此类的批判活动中,出现了一些“特殊”的文学现象,由于它们出现在特殊的文学环境下,其具有的文学意味值得研究。同时,周扬作为党的文艺政策的权威阐释者和坚定执行者,自然难免要参与批判活动之中,发挥作用。1954年开始的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运动,周扬作为备受争议的人物,他在活动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左翼文学内部的“宗派主义”矛盾,都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本文即从这方面入手,以此作为研究周扬的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60.
勾勒了新时期中国哲学史研究从"两军对阵"到"认识史"和从"认识史"到"形上智慧"的两个转向.认为第一个转向使中国哲学史研究失落了的个性特征得以重建;第二个转向表现了对智慧的回归,从智慧层面来研究中国哲学史,更能揭示中国传统哲学的民族特征.从两个转向中,我们领悟到哲学史的学科使命取决于它与哲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