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篇
  免费   3篇
教育   508篇
科学研究   3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24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17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强化政治担当,重磅推出“核心”叙事;坚持“顶天立地”,深入讲好“历史”叙事,坚持策划引领,探索创新“鲜活”叙事,坚持融媒表达,协同呈现“多元”叙事。甘肃日报以打造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技术驱动型区域主流融媒体为目标,强化政治责任、胸怀“两个大局”、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陈更亮 《编辑学报》2022,(4):355-359
建设科技期刊强国是提升我国科技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需要、支撑科技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意识是行为的先导,面对动荡、变革、竞争的世界格局,必须首先统一我国期刊人的意识观念,才能保证科技期刊强国建设的中国特色和正确方向。我国建设科技期刊强国的整体性、复杂性、国际性、协同性、艰巨性等特点,要求期刊人必须具备敏锐的政治意识、警觉的风险意识、自信的平视意识、勇毅的担当意识、坚定的初心意识和不辍的创新意识,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科技期刊发展道路,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因此,培养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就是对当前高校立德树人新的时代要求。本文从三个维度进行切入,阐述如何做一个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有志青年。  相似文献   
4.
5.
6.
虽然责任担当教育在不断的发展,但是距离真正的责任教育还有一段距离,具体表现在初中责任担当教育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学生的责任意识很薄弱,学校对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不到位,家长对学生的责任教育不重视等,这些问题最终都指向如何合理、科学、到位地开展责任担当教育,而核心素养在教育中取得的成果为初中生的责任担当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旨在探寻这一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田健 《现代企业文化》2022,(34):134-136
干部担当作为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华南公司党委深刻认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意义,探索实施政治引领、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强化考核约束、完善干部监督、实行正向激励等措施,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持续激发新时代管网企业领导干部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关于青年担当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近年来突出强调的话题之一。就理论渊源而言,其承袭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中国共产党青年工作思想以及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责任思想,彰显了青年担当的深厚意蕴;就思想内容而言,其回答了新时代青年“为何担当”“担当什么”“如何担当”的问题,体现了新时代对担当青年的期待和要求;就实践价值而言,其为青年工作现代化指明前进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青年力量、为全球青年培养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9.
高校青年是促进我国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面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的发展形势,培育高校青年责任担当对促进高校青年全面发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以家庭、学校、社会和自我教育为出发点,从教育实践出发,增强育人功能;从青年自身出发,促进自我发展,深入探讨我国高校青年责任担当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0.
文化中产是社会阶层论在文化上的反映,是社会阶层和文化发展的必要形态和历史必然。文化中产的形成与发展有其历史意蕴,主要体现在推动社会转型、维系社会稳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三个递进的维度。文化中产既是一种生存、生长和生活的智慧,也是一种为人处事的境界与素养,还是一种独特的问题解决能力。高职教育在文化中产的形成与发展中具有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前者通过高职教育注重应用、迎合社会需求的自身定位,扎根一线、对接技术岗位的人才供给,提供培训、助力脱贫的社会服务表现出来,后者主要站在与之相关的其他两种教育渠道(普通高等教育和中职教育)的立场上来说明。高职教育促成文化中产,应从宏观的高职院校、中观的高职课程和微观的高职学生三个层面着手,实现三者的耦合互通、协同联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