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8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孤独者》与《伤逝》相隔四天完成,鲁迅不公开发表的原因与《野草》直接相关。《野草》记录着鲁迅“难于直说”的爱情心理历程,含蓄委婉,有意掩饰爱情色彩以免引起对手的攻击。而《孤独者》、《伤逝》在彻底反封建主义思想中又蕴含着作者自己的情感世界。鲁迅为了保护《野草》的神秘,保护自己的爱情,于是把《孤独者》、《伤逝》锁进抽屉,不公开发表。  相似文献   
62.
《伤逝》中到处弥漫着“空虚”气氛.“空虚”的书写具有特定的指向性,与理解文本主题意义相关.文章从三个方面来阐释文本中弥漫的“空虚”感:一是着重于小说主人公自我认定的迷茫空虚;二是进一步探究其自我归属的漂泊空虚;三是阐释其自我实现的无力空虚.对于小说中多次出现的“空虚”字眼进行思考,旨在对小说主题进行再探究.  相似文献   
63.
"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伤逝》中涓生与子君爱情悲剧的根源,但是从萧军和萧红的人生经历看,生活的困窘并不是爱情死亡的根本原因。"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涓生与子君的悲剧恰恰在于有相爱的机遇,却没有共同更新、成长的基础和觉悟。  相似文献   
64.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一篇描写青年人恋爱婚姻生活的小说。作品描写了"五四"时期一对知识青年的爱情悲剧,其中的女性形象子君成为这一时期新女性形象的代表。然而,由于自身被封建主义精神奴役的心理积淀和男权社会的迫害,她们内心向往的女性解放陷入了乌托邦式的境地,美好的爱情乌托邦被残酷的现实所粉碎,最终以子君为代表的知识女性依然挣扎在爱情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相似文献   
65.
将鲁迅《伤逝》与森鸥外《舞姬》作对比,解读《伤逝》的空白部分,探寻鲁迅《伤逝》中的留白构思。  相似文献   
66.
在<伤逝>中,鲁迅是以悖论的方式来表达女性在婚恋关系中的主体性的问题的.他把矛盾的元素扭结在一起,不仅体现了作者对现代性的追求,而且可以见出著者对于女性的现代主体建构的深切关怀.然而从作者、隐含作者和叙事者之间可以发现,三个层面的内容即女性主体声音的失语、女性被启蒙的客体位置以及子君婚姻的生存时空体的转换,构成一种主体性建构的悖谬.  相似文献   
67.
《伤逝》主题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逝》的主题是暴露卑怯而麻木的国民劣根性,呐喊国人的觉醒。期待民族精神的振奋和张扬,并非是控诉封建势力吃人的罪恶和批判资产阶级单纯的个性解放。  相似文献   
68.
《伤逝》与《寒夜》中的两性关系都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涉及到了经济势能、文化势能、价值势能、情感势能和两性魅力等诸多层面.两个文本的两性关系的不平衡状态发生了逆转,也就是说,20世纪20年代的涓生相对于子君而言的优势到了40年代的汪文宣则成了相对于曾树生的弱势.这种变化有着深层次的文化原因.比较两个文本,可以发现:  相似文献   
69.
对比的召唤——《伤逝》的接受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旨在探讨鲁迅的短篇小说《伤逝》召唤结构的生成与对读者期待视野的反拔和读者的接受过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 ,以及读者接受情感的发展、演进历程。  相似文献   
70.
目前,从叙事学的视角探究《伤逝》的论文多侧重对于文本叙事策略本身的细微关注以及对于这种叙事方法所带来的接受者的阅读接受与阅读体验的把握,阐释的中心仍集中于作品的外在形式。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小说,其形式与内容又是共生的。显然,“手记体”《伤逝》的“回叙”策略与它所表达的主题意蕴是吻合的:“我”对“爱情历程”的“回叙”,实质是人类对自身生产过程的回顾和反思,而“绝望”的“忏悔”,则是表达理性的反思过程不仅需要真诚、勇气和胆识,更需要对错失的正确认知,否则,人类将永远面临悲剧性的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