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2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8813篇
科学研究   260篇
各国文化   91篇
体育   103篇
综合类   555篇
文化理论   64篇
信息传播   47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281篇
  2014年   549篇
  2013年   532篇
  2012年   556篇
  2011年   747篇
  2010年   698篇
  2009年   666篇
  2008年   803篇
  2007年   932篇
  2006年   1050篇
  2005年   628篇
  2004年   479篇
  2003年   384篇
  2002年   355篇
  2001年   247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峨日朵雪峰之侧》一诗展示出荒原中的壮美生命意识,还原出攀登者的高原情怀,呈现出意象和语句的巧妙融合,体现了诗人独到匠心。该诗释放的攀登者情怀与顽强向上精神对立德树人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2.
邓大琼 《生活教育》2011,(19):66-68
下午第一节,是我的语文课,在一年级二班教室。学习《四季》这篇课文,讲到"雪人大肚子一挺"这句话中的"肚子"一词时,我边说边转身,准备把这个词语板书在黑板上。没想到这一转身,意外发生了:我的鞋后跟不小心踩到了讲台边外,而讲台与教室地板之间有近10厘米高。整个人一下子重心不稳,往后一仰,直通通地倒了下去,后脑勺儿恰好磕在第一排的课桌边上,疼得我两眼直冒金星,屁股也火辣辣的疼,眼泪一下子涌进了我的眼眶,我强忍住泪,艰难地从地上爬起来,因为我面前有五十多个六七岁的一年级孩子。  相似文献   
83.
美国南方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处女作《心是孤独的猎手》不仅展现了美国南方人们的精神隔绝和信仰缺失,而且揭露了南方充满矛盾的社会现实。在象征主义的视角下,从小说的主题、结构、情节、意象四个方面剖析人们的信仰缺失。  相似文献   
84.
道具在舞蹈形象意象的延展与深化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特定的舞蹈形象意象可以道具的装饰性、真实性和象征性等途径来加以延展与深化。  相似文献   
85.
包蕊 《兰台世界》2013,(21):160
武舞是华夏文明遗产中一颗瑰丽的宝珠,研究武舞的历史和美学意象将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学科共融起到积极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6.
成功     
所谓成功.就是将平凡之事做成不平凡。  相似文献   
87.
王崧舟老师教学《长相思》一课后,在谈到诗句解释时有句感言:"诗是不可解的,但诗又是不得不解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一方面要用自己的智慧和才情保护"诗"的存在,使她免于被拆解、被蒸发,另一方面又要通过解、析、赏等策略将含蓄、隐蔽、凝练的诗句化解成可见、可感的形态和意象,根植于学生的精神和意义领  相似文献   
88.
翻开厚厚的中国文学史,唐诗宋词可谓双峰并峙,以其独有的光彩熠熠生辉。它们是古老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精华,那雄浑有力、婉约清秀的字里行间,让你追寻的,是中国古老文化的渊源;让你感受的,是中国古老文化的脉搏;让你啼听的,是中国古老文化的脚步……作为一种优秀民族遗产的传承,诗词的赏析已堂而皇之地步入了高考的殿堂,严格地说,仅为应试,诗词之美已被割裂得支离破碎,诗词的赏读期待本真的回归。  相似文献   
89.
薛宝叙是与贾宝玉、林黛玉鼎足而三的重要人物,也是红学研究中争议最多的复杂人物.宝叙品格端方,容貌丰美,宽以待人,善解人意,乐于助人,具备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广博学识;她"鲜艳妩媚"而"不觉奢华","才、学、识俱佳"而高唱"女子无才便是德",有"金玉良缘"而"总远着宝玉",这些矛盾性格在宝叙身上表现得极为突出而真实;宝叙鲜活的形象与她的身姿一样丰满而迷人.  相似文献   
90.
《太原大学学报》2016,(5):45-48
苏轼词中各类意象丰富,"小舟"意象贯穿苏轼整个词作生涯,并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内涵。苏轼写词之初至被贬黄州之前,小舟在苏词中只是一种简单的交通工具或是词中无足轻重的一种景物;黄州时期,"小舟"意象呈现出归隐的内涵,也代表了苏轼想要追求自由、安定生活的态度;离开黄州之后,苏轼经历了政治生涯的最高峰和最低谷,几经起落,"小舟"意象的内涵转而变成一种绝无屈服的精神,更是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