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3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282篇 |
科学研究 | 14篇 |
体育 | 4篇 |
综合类 | 11篇 |
文化理论 | 1篇 |
信息传播 | 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35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人格,从心理学上看,它是个心理特征的统一,这些特征决定着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一个人只有具备健全的人格,才能将社会道德准则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才能真正自觉地把美德外化为具体言行。作为一名主持人,在话筒前的一言一行都备受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做为一名服务类节目主持人。因为节目特点吸引了大部分普通百姓,而这些人所说、所想的都是反映当前他们生活中所遇到的麻烦事、困难事。 相似文献
53.
王卓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Z1)
教师的语言艺术,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教师应将自己内在的知识、意向外化为语 言,使教学语言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同时坚持语言表达的简繁得当原则,力求做到“丰而不余一言,约而 不失一词”。 相似文献
54.
55.
赵心宪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5,18(5):49-54
沙鸥对抒情诗抒情本质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深入过程.20世纪40年代方言诗写作时期是不自觉的;50年代八行体写作对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传统的自觉领悟、对抒情诗本质特征的表层解说主要是在诗歌评论中进行的;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接受西方现代派诗学影响又有意继承中国古典诗学传统及早期现代新诗传统进行"新体"创作(爱情诗为代表),并从容提出现代抒情诗的"主体外化"抒情功能说. 相似文献
56.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干预者,长期处于高应激状态下而易患创伤后应激障碍。学校应该对辅导员进行积极的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和恢复管理,降低他们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概率,这不仅有利于促进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平安校园和和谐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57.
雷友梧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4)
语言和意识的关系性质,以及与之关联的语言的本质问题,在哲学史、语言学史中始终是两个相关的论争中的问题。本文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识论、意识观与语言观,以及理论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就这个对哲学、语言学以及其它许多涉及语言问题的学科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问题,提出了语言控制论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要点。指出,语言是人的意识的物化的控制系统。语言的功能与构成方式,导源于人与物的实践性关系、联系,以及外部环境中的物与枷的关系、联系。语言存在于控制信息的意识过程中。语言是人脑在人的实践中对信息实现自控制、自组织、自调节的产物。语言作为人的意识的物化的控制系统,其主导的控制信息的功能是,变外部环境的物质信息,为人脑的观念信息。控制意识的存在方式。以及控制种种不同形式(如图像识别、直觉思维、抽象思维等)现实的意识反映过程,等等。从而揭示了语言与意识的共存关系性质。并指出,语言问题的全部复杂性,在于人脑和信息的复杂的关系、联系。 相似文献
58.
每一个民族,都是一条文化的长河,而每一种语言,都是这文化长河之中奔流不竭的水。语言不是无限的浮萍,它是深浑似扎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的一棵参天大树。语言不是枯燥干瘪的符号,它是民族文化的外化。是语言, 相似文献
59.
探讨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机制,不仅是揭示学生道德发展规律的需要,而且也是针对性地开展学校道德教育并提高其成效的需要.本文在对道德内化和道德外化的重新认识和明确界定的基础上,通过考察学生道德品质形成过程的不同观点,构建了一个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内化--外化交替转化模型,比较全面和真实地揭示了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60.
当代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状况令人堪忧,大学生良好的法律素养不仅要求掌握法律知识还要求能够转化为守法、用法、护法的行为,故从内外化的角度阐释了法律素养的运行机制,并指出了法律知识的学习和法律信仰的形成是内外化运行机制中的关键环节,法律信仰的形成标志着良好而稳定的法律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