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2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3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晓赶 《中国钓鱼》2005,(11):32-32
第二届“龙王恨蓝旺杯”全国钓鱼大奖赛总决赛于10月3日在湖北省孝感市举行。本次大奖赛是经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批准,由湖北龙王恨鱼饵有限公司主办的大型垂钓竞技活动。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杜甫确有“评陶诗”,并有“恨枯槁”说;“评陶诗”的写作时间应在公元748年之前,从立意看,应是当代文人评论诗文之作;“评陶诗”应是杜甫血气方刚时的即兴议论,而非历经世事走向成熟时的深思定见;历经仕途坎坷和战乱之苦后,杜甫对陶潜的认识有了质的变化,转而效法之;杜甫诗深受陶诗的影响,汲取了陶诗的精髓;以偏概全,用杜甫早期对陶诗“恨枯槁”的议论枉评陶潜,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13.
《竹杖赋》是南北朝名作家庾信入北后的借物咏怀之作。全以“楚丘先生见桓温”始,通篇表达了“楚丘先生”对“赐杖”的强烈反应。这实际代表着自比为“楚丘先生”的庾信与隐喻为“桓宣武”的魏、周政权的一次正面交涉。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此赋对说明庾信入北后的仕隐观,就成为不可忽视的一个证据。但令人遗憾的是,后人对此赋寓意的推测往往莫衷一是,竟然形成了“辞官之作”和“求官之作”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前认定魏、周逼迫庾信仕敌,过分关注庾信的“哀思”,继而推理出庾信由“哀,,到“恨”,不情愿步入北周仕途的心态,得出此篇亦为哀思之作;后认为庾信入北后因为对自身的高度自负与现实有强烈的反差,借章表达求官之意。  相似文献   
14.
补恨与悟道:谈《长生殿》的宗教意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继保 《天中学刊》1998,13(6):60-63
长期以来,人们对《长生殿》主题的认识总是局限在“爱情说”与“讽谕说”上,但是透过表层的爱情故事我们就可以发现《长生殿》具有更深层的意义,那就是它具有强烈的宗教意味,洪升本人深研佛道之学,并以这种思想观,发来处理李、杨情缘,认为“千年长恨声色原空”,用神仙道化剧的度脱方式使其悔悟,通通“历情──补恨──忏悔──悟道”这一思想历程来自我谴责、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并以此追求生命意义的永恒,最后达到超越自我、再造新我的宗教境界。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阅读古文时,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字词,它们的古今义发生了较大的,但又不易察觉的变化。如不加注意,容易造成误读,影响读者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如“憾”“恨”“怨”这三个词,它们的感情色彩和意义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别离,是芸芸众生经常演出的重要人生节目,现代人尚且如此,何况是交通不便、通信困难甚至常常是兵荒马乱的古代?唐人抒写离愁别恨的别离诗。名篇成百上千,就像一阕大合唱,从初唐一直唱到晚唐,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直唱到张泌的“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寄人》)。  相似文献   
17.
白居易的传世名作<长恨歌>流传千古,历来为人们所喜爱.由于"恨"在现代汉语中是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常用词,意思是"怨恨,仇恨",一般的选本和教材对"恨"的意思都不加以注释和说明,如<唐诗鉴赏辞典>中的一段话:"<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  相似文献   
18.
最亲的那个人就是你恨的那个人。  相似文献   
19.
阿静可一点儿都不静。 阿静最喜欢和那帮爱玩的男生混在一起,和他们一起去KTV唱歌,去游戏厅PK拳皇、街霸。  相似文献   
20.
春恨可分两种:一是面对初春、仲春美景的怨春、恨春,感伤自身本质没有在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中得到应有肯定;另一种是面对暮春残景的异春、悯春,联想自身在现实中被否定和难于被肯定。春眼本质意义在前一种。诸多写男妇之情的文人抒情之作,可用“春眼”模式解悟阐释,即借特定物候与女性口吻发射我本质不得实现的怅恨,这是中国文人心态一个独特定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