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4269篇
科学研究   254篇
各国文化   24篇
体育   54篇
综合类   170篇
文化理论   41篇
信息传播   24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403篇
  2013年   274篇
  2012年   314篇
  2011年   376篇
  2010年   362篇
  2009年   332篇
  2008年   412篇
  2007年   284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谢晖 《学语文》2012,(5):63-6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说文解字注》、《康熙字典》、《词诠》、《辞源》、《古汉语常用词词典》、《古汉语虚词通释》、《古籍通假字汇释》、《同源字典》等,都是我们学习和讲解文言文的良师益友。由于文言文使用的是古代汉语.  相似文献   
42.
庞青 《今日教育》2010,(2):21-21
教师的专业发展一般分为新手期、经验期、成熟期三个阶段,对三个阶段的专业要求,我们常常用入格、合格和风格来描述。入职后1~3年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就是入格,我们认为在这个“格”里主要应该包括执教规范、观察了解孩子、认真的专业态度、教育实践细节、反思与总结、尝试教育研究这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43.
空语类一直是转换生成语法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英语、维语的空语类在句法上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深入了解二者的异同,不但有助于揭示语言的共性,也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44.
日本平面设计大师田中一光设计的戏剧海报作品中,能剧海报独树一帜。能剧海报多以日本传统的能面形象为基本元素,结合理性严谨的方格骨格,采用热情饱满的日本民族色彩,巧妙处理虚实关系,是民族与国际、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45.
词典的解释应力求准确完备。动词“想”的“回忆”义经常使用,但几部主要的字典词典都没有把这个用法作为一个义项列出。本文通过语料考察和义素分析认为,可以把“回忆、记起”作为“想”的义项在词典中列出。  相似文献   
46.
严粲是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在其<诗>学著作<诗缉>中,他从<诗>的体例,对<诗>六义的认识和<诗句>对举几个方面来进行他的以<诗>言<诗>,把<诗经>身上的经学性和理学性的色彩进一步削弱,故该书有着丰富的文学思想,在宋朝众多<诗>学著作中,独树一帜,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47.
本文以历代对《诗经·关睢》释义的重新梳理为切入点,驳斥了“五四”以来个别学者片面强调《诗》之为“诗”的艺术性,抹煞《诗》之为“经”的历史文化性的狭隘观点,还原了《诗经》作为儒家道德和教化传承工具的历史面目,力图为未来的研究树立更加宽广的视角。  相似文献   
48.
《骷髅格》的真伪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议.笔者在考察了《骷髅格》的用韵、典故、谱武的基础上,认为此谱首先在音韵上完全遵从元代产生的《中原音韵》,其次使用的典故有部分是宋代以后才出现的,再次在形式上有借鉴明代才产生的词谱的嫌疑,所以它很有可能是明末清初的人所伪造的,并非什么汉唐古谱,而伪造者有可能就是《南曲九宫正始》的编定者钮少雅.  相似文献   
49.
黄盛国 《垂钓》2004,(9):40-43
一觉醒来,弦月在天,残星未隐,整个小岛似乎闻到了黎明的气息……  相似文献   
50.
芦墟山歌考     
邱红革 《寻根》2015,(2):93-98
"荆艳楚舞,吴乐吟","江南吴歌,荆楚四声"。吴歌是江苏省最具民间特色的民俗文化,据乾隆刻本《声歌》记载:"吴江之山歌唱法高揭,以悠缓收之,清而不靡,其体皆赠答之词,不失相合本格,其旁引曲喻,借物借声之法,淳朴纤巧,不失古乐之本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