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397篇
  免费   344篇
  国内免费   1178篇
教育   254624篇
科学研究   9727篇
各国文化   2625篇
体育   10355篇
综合类   5555篇
文化理论   2016篇
信息传播   44017篇
  2024年   899篇
  2023年   3932篇
  2022年   5109篇
  2021年   5803篇
  2020年   5580篇
  2019年   5758篇
  2018年   2641篇
  2017年   4591篇
  2016年   5869篇
  2015年   8248篇
  2014年   21251篇
  2013年   13825篇
  2012年   15719篇
  2011年   29602篇
  2010年   33472篇
  2009年   29778篇
  2008年   24967篇
  2007年   20275篇
  2006年   19332篇
  2005年   16536篇
  2004年   16676篇
  2003年   12969篇
  2002年   9287篇
  2001年   6773篇
  2000年   5354篇
  1999年   1068篇
  1998年   757篇
  1997年   649篇
  1996年   476篇
  1995年   446篇
  1994年   448篇
  1993年   228篇
  1992年   240篇
  1991年   178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41.
孔庆东 《围棋天地》2004,(15):47-48
今天,有更多的骆驼祥子们“打入”了城市,我们提供给他们什么样的棋规和棋风,是跟他们“双活”,还是逼他们“苦活”乃至让他们千年不活,这不仅仅关系到祥子或者老舍的命运,而是关系到当今中国整个的这局棋吧。  相似文献   
142.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全诗以清淡之笔,将诗人离舟登岸,漫步桥东,一路迤逦行来的郊游之乐写得极具情致,读来令人心旷神怡,乐以忘返。  相似文献   
143.
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每个人都在寻求共享价值。道德教育从系统的道德知识传授转向道德判断力的培养与道德思维方式的训练。我们不是在倡导节俭的同时也提倡合理的消费吗?在倡导勤劳的同时也学会休闲吗?在倡导勇敢的同时要学会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利益吗?在倡导  相似文献   
144.
145.
小小男子汉     
张立国 《小学生》2004,(10):5-5
  相似文献   
146.
我国古代寓言大都朴实简洁,用意深远。孟子的《攘鸡》就是一例,过去读它,囿于文本的阐释和老师的说教,只略知一点浅显的道理。今天自己当了老师,做了班主任,得暇再读,联系实际,反其意而思之,竟得到了一份新的教育启示。《攘鸡》一文说一个偷鸡贼,日偷其邻一鸡,在接受了别人苦口婆心的劝告后,也想改恶从善,痛改前非,但表示一下子不偷鸡很困难,从今日起减少到一个月偷一只,到明年就可以不偷了。智者评道:明明知道这是不道德的事,就应该及早改正,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很显然,这里这个偷鸡贼是被作为一个不诚心改正错误的道德欺骗者来接受批判…  相似文献   
147.
蒲团子 《武当》2004,(3):47-48
丹道法诀层层保密确实不假,但说到各门派墨守成规,却未必。胡孚琛先生自己就没有墨守成规。况其他门派传人中的佼佼者,也有不少在努力地发展他们的学术,将他们的学术向科学化研究靠拢,将他们的方法进行科学化论证,使之更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当前的实际情况。如果仅靠创立新门  相似文献   
148.
怪病政客     
局长汪黎豆最近得了一种怪病,时常头痛昏厥,这可吓坏了他的妻子。可是,医生诊断后却说:“他身体根本没什么病,只是最近时常受到惊吓”。护送汪局到医院的妻子听医生的话后茫然不知所措,医生顺便开了一点安眠类的药物,然后说道:“尽量保持睡眠,少胡思乱想,多休息病就会好的。”  相似文献   
149.
通风报信4     
《中华武术》2004,(1):58-58
  相似文献   
150.
“谣言”,在词典里的定义极其简单:“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没有事实根据.这是谣言之所以为“谣”:然而有趣的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却被人们“口耳相传”甚至“合理化”直至“普遍接受”。原因何在呢?这些被广泛传播的谣言背后是否拥有什么深层的示意和象征呢?勒莫先生以生动而富有震撼力的语言和令人难忘的事例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