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8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体育课程实施的支持保障系统角度,对目前滁州市《标准》实施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滁州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标准》实施的监管力度不够,未尽职责与职能;体育教师培训体制不够完善,效能低下;体育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意识薄弱,缺乏对《标准》的研读和理解;学生对《标准》的认知和了解程度较差;学校体育场地、器械条件不适应《标准》的推广与实施.  相似文献   
142.
高职教育应运而生,高职教育发展诸多现实问题需要回答和优化,作者结合“《建筑工程测量》改革与实践”课题研究,针对高职课题研究相关问题,进行了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43.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普遍的语法现象。正确认识它,对我们阅读古籍,特别是理解汉语语法有重要的意义。上古经典名著《左传》中有充分的论据,可以证明词类活用是有规律可寻的,据此可归纳判断词类活用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4.
关于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的适用范围,"限制豁免论"正在逐步取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2004年12月2日第59届联大通过的《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也采纳了"限制豁免论",并规定国家在8种诉讼程序中不得援引管辖豁免。虽然我国也签署了该《公约》,但由于其关于上述有关8种不享有豁免的诉讼行为的规定多数比较原则,许多概念不够明确,有待进一步厘定。而如何解释和适用这些例外规定,还缺少统一的标准,并且公约还未生效,我国法院应按照本国实践尽快制定我国的《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法》,其中,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关系、国有商业行为的判断标准和我国国情利害攸关,本文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现状以及公约对这两个问题进行粗浅地探讨。  相似文献   
145.
谈《说文解字》“同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意"是许慎《说文解字》的说解用语之一,它既沟通了造字意图相同的汉字,也解释了有相同参构意图的部件。"同意"对后人分析汉字字形有较大的影响,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同意"做了必要的阐释与补正。  相似文献   
146.
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在《瑞普·凡·温克尔》小说中,通过对瑞普及其妻——克尔太太这两个象征性人物的戏剧式描写,实际上向人们展示了美国独立战争前后的社会状况,同时也流露出了作者怀旧的文学倾向以及保守的思想态度。  相似文献   
147.
《古赋辩体》之后的元朝赋论大都深受祝尧“祖骚宗汉”复古思想的影响。不过他们对祝尧所论也多有补益。有的对其未曾涉及的领域有所论述。有的对其偏颇与矛盾之处有所更正。有的还扩大了学习古赋的范围。虽然这些赋论由于缺乏系统性。历来关注较少,但对于元后期辞赋的复古思潮却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具有独特的价值,可视为对祝尧赋论的补充。  相似文献   
148.
清代长篇小说《醒世姻缘传》塑造了狄希陈这个严重"惧内"的人物,从心理分析学的角度看,他的行为具有一种受虐倾向。家庭环境的影响、个人综合能力不足等因素使狄希陈产生受虐冲动,希图以妥协、消融进强大外在世界的方式获取安全感。这一过程具有强迫性、自伤性,并最终导致受虐倾向的形成。在大量明清小说作品中,以"惧内"为表征的这种倾向的普遍出现代表了一种社会异动,颠覆了传统伦理纲常的等级秩序。  相似文献   
149.
吴中如 《科学学研究》2007,25(1):188-190
对《中外科技与社会大事总览》这部学术巨著的体例结构及其主要特征和编者的选材方法进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中外科技与社会大事总览》对于科学技术学研究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0.
王友敏先生《〈资治通鉴〉标点纠谬》提出,《北史》《北齐书》及《资治通鉴》中的"薛孤康买"应断为"薛孤康、买",指"薛孤康、薛孤买"二人;"薛孤延康买"应为"薛孤延、康、买",指"薛孤延、薛孤康、薛孤买"三人。王先生的主要依据是《元和姓纂》的一则史料,因其论证欠严密,且以其结论比照于历史情境也存在诸多不合,故其结论恐难成立。按当时的出使惯例,"薛孤康买"作为使主,只能是姓薛孤名康买之一人,《资治通鉴》对此已有鉴别与修正之功;"薛孤延康买"当为二人,但究竟是"薛孤延、康买"还是"薛孤延、薛孤康买"尚难确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