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98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98篇
教育   42509篇
科学研究   3035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693篇
综合类   1177篇
文化理论   233篇
信息传播   2186篇
  2024年   307篇
  2023年   1107篇
  2022年   1035篇
  2021年   1021篇
  2020年   1054篇
  2019年   1018篇
  2018年   452篇
  2017年   927篇
  2016年   961篇
  2015年   1734篇
  2014年   3805篇
  2013年   3153篇
  2012年   3451篇
  2011年   3676篇
  2010年   3145篇
  2009年   3085篇
  2008年   3173篇
  2007年   2827篇
  2006年   2312篇
  2005年   2144篇
  2004年   1901篇
  2003年   1675篇
  2002年   1741篇
  2001年   1611篇
  2000年   1319篇
  1999年   327篇
  1998年   212篇
  1997年   166篇
  1996年   146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主要论述了参照性群体的特殊的德育功能。指出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建设成更多的参照性群体对学生共产主义道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2.
教师德育意志因序向不明而消解着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德育要走出困境就应该对教师德育意志进行规限,即规范教师的权利和责任意识,限制教师的违法行为,规限的手段是道德和法律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33.
杨春生 《江苏高教》2006,(6):114-115
高校德育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新形势、新情况,探索德育工作的新变化、新特点,拓展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采用创新和超前思维,体现高校德育工作鲜明的时代性、针对性特征,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艺术性与先进性,增加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34.
35.
本文探讨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学意义。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人成才,使人完善,“以人为本”有着丰富的教育学意义,与教育及教育学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其根源在于知识经济主导的信息社会对传统知识观的颠覆;“以人为本”是德育理念的本质内容,道德、道德教育的内涵,道德发展规律和道德教育规律要求德育理念必须“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36.
为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本力图从道德品质形成的外因和内因两方面着手分析,以期达到德育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37.
文章以我国国家领导人和古代先贤们对德育的精辟论述为依据,结合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现状,就德育教育的内容及其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8.
审判监督程序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补救程序。笔者在对这一程序进行分析后认为,法院不能成为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机关。如果由法院提起审判监督程序,会导致诉讼职能的混淆,导致法律监督的错位,引起证据规则的混乱,带来上诉不加刑原则的虚置等后果。从完善审判监督程序出发,提出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机关一体化,对按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一律开庭审理,从而保证审判监督程序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39.
高职院校强化德育势在必行。语文课程的综合性、交叉性、形象性、以及强烈的意识影响等特点,决定着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德育渗透的过程,因此应正确认识语文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探究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