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2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正>一年级的小豆子,反应快,大嗓门,自理能力弱,倔强而又脆弱。中午食堂就餐,她是最慢的一个;上课发言,她是嗓门最大的一个;课间休息,她是跑得像风一样的那一个;被批评时,她又是忍着不哭的那一个。和家长沟通后,我才了解到忙碌的父母大多数时候让小豆子留在托管班,逐渐忽视了小豆子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情感的交流。在和豆豆父母的交流中,我能充分地感受到他们对孩子的歉意和深深的爱,  相似文献   
42.
吴者 《考试》2014,(12):1-1
<正>回眸成长中,我看到的是无数次大大小小的考试。我想,考试已是深入骨髓的词了,不只是学生,大人们也要面对各种考试,且大多数人都是有极强的目的性。为了考试而考试,是盲目的,我们却沉浸其中而不自知,以至于苦不堪言。考试是为了什么?面对考试我们又害怕什么?为什么无论成绩好坏,听到考试总免不了心头一震?苦苦求索,一直想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43.
1冷面宅男张鑫鑫是本校校长之子,可能因为这个原因,他"异于常人"的言行举止,都被认为是身份在作怪。有人说,冷面男行为怪异,难以和群众打成一片,对同学情谊寡淡;有的讲,我们这些平庸之辈,和张鑫鑫简直就是两个世界的,相互之间无法沟通,也无法理解……大家像开批斗会一般众说纷纭。刚刚转学来的莫小菲眉头一皱,不屑道:"你们干吗自降身份?哼,他张鑫鑫  相似文献   
44.
菜园杂记     
五年小学生活的酸、甜、苦、辣在我的脑海中总是那样的清晰亲切、挥之不去,而让我最难忘却的则是在学校菜园里发生的一系列趣事。除杂草春天,我们的菜园一片葱郁,各种蔬菜一边向我们招着小手,一边欢快地唱着歌。正当同学们在忘情地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的时候,空中突然冒出一句:“我们的菜园长草了。草会吸收土壤里的肥料,会挤占蔬菜的生长空  相似文献   
45.
阳光一直觉得它是最寂寞的——因为它没有影子。它曾多次问它妈妈,那个炽热的火球——太阳。然而,太阳妈妈只是草草地回答道:“光是没有影子的。”于是,在一个冬夜,阳光悄悄地溜出了家门。它想寻找一个像影子一样的,能天天跟在它身边的朋友。只是,它再一次地失望了——每一个影子都有了自己的主人。虽然有些影子也承认它们的主人并不怎么需要它,  相似文献   
46.
<正>镜头1:某公开课,一物理老师用铁屑模拟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实验做得很成功,可是下面的学生一点也看不见,老师只好叫几个学生代表上讲台观看并描述,而其他学生全都一脸茫然。  相似文献   
47.
<正>吴国又要跟魏国打仗了。约好了,再过十天就开打。吴国大都督周瑜对他的魔法师于吉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得侦察一下对方的军情。"于吉问:"要派间谍到魏国去  相似文献   
48.
正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但是在我们的习作教学中,很多教师把力量都花费在指导上。其实,习作的评价也很重要。下面我以一节习作讲评课为例,谈谈如何在评价修改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学过程】1.出示习作中的例文:爸爸不仅在我脸画胡子,还在肚上画鬼脸。不过他的拿手还是编顺口溜,起绰号。有一天我午睡后在大床上跳来跳去,他马上就说:"身上穿件火黄背心,面孔象  相似文献   
49.
奇人老老木     
村头的破庙里住着一个孑然一身的老头儿,他叫老老木。老老木穷酸邋遢,眼珠浑浊,目光呆滞,反应很迟钝,一副傻傻的样子。他是从外地来到这儿的流浪汉。老老木来到我们村是在去年大雪纷飞的冬天。从那以后,他像生了根的浮萍,在破庙里安了家,以接受村里人的施舍为生。老老木来自哪里?有人说他来自河南,也有人说他来自山东,还有人说他来自广东。因为他在说话时,有时候会夹杂着河南腔、山东话、粤语。村里的人问他时,他只会呵呵笑,不回答。问急了,他指着东边说:"那儿。"想了想,又指着南方说:"是那儿。"再想想,指西方,然后又指北方,最后,  相似文献   
50.
正一有感于课堂上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呼声,近年来下课堂,笔者也开始有意识地改听课为观课,从主要听教师"如何教"改为重点看学生"如何学"。这一视角的改变,真的有了不少新发现。譬如,语文教师提出一个设计好的问题后,学生在干什么?假设这时对全班做一个全景式的定格,你会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处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逍遥状;少数同学抱头苦思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