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7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3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随着朱子《诗集传》在《诗经》学领域一统天下的格局的形成,元人对《诗集传》进行再注释、再研究的著作不断涌现。就注音而言,《诗集传》仅对《诗经》的个别经文做了释音(采用反切、直音、标注声调或叶音等形式),未及《集传》本身文字,于是兼释《诗集传》经、传文读音的音释本应运而生。一作为准音释本,许谦《诗集传名物钞》出现最早,影响最大,并为后来音释本所取材。许谦(1270-1337),字益之,学者称白云先生,金华人,师从金履祥,二人与何基、王柏合称北山四先生。《诗集传名物钞》八卷,《四库全书总目》称  相似文献   
42.
王泽玖 《兰台世界》2014,(2):109-110
本文通过有关丰氏家族记载,对丰氏家世及家学进行了梳理与考辨,从而窥得丰氏家族渊源的家学背景和骨鲠的个性特征,为丰坊患“心疾”找到了深层次原因.同时,还对学界所持天一阁藏书“从元祜始”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43.
余象斗是明末建阳最富盛名的书坊主,其刻书之多,持续之久,流传之广,堪称明代书坊主之冠,其通俗小说的刊刻更是功绩突出,推动了明末通俗小说的发展。20世纪以来关于余象斗小说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颇多。余象斗之所以能成为一名出色的书坊主,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余象斗所刊刻的小说刊本虽然有其不足之处,但仍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4.
王永波 《收藏》2011,(1):80-82
在中国嘉德2009年春季拍卖会古籍善本专场上,编号为2864的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南京吏部刊本《宋版六经图》六册,经过现场的激烈竞拍,最后以268.8万元的高价落槌。此书现存六册为卷13至卷15,当为残本,之所以还能拍出天价,关键在于此书为宫装原函原封,并钤有著名的“乾隆五玺”之印,为天禄琳琅宫廷旧藏。  相似文献   
45.
本馆所藏之明嘉靖刊《汉书》曾为冯梦龙、吴育等收藏,并留有冯梦龙的批校、吴育所录之张惠言的评点以及其他收藏者的批校,因而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46.
《三国志演义》魏氏刊本是明代万历年间或万历以后的福建建阳刊本,它属于《三国志演义》二十卷本中的简本。它删减的内容主要是:细节描写,人物对话,人物出身介绍,正文中所插入的诗论等。魏氏刊本参照了杨美生刊本进行刊刻,二者有着共同的底本或祖本。魏氏刊本和美玉堂刊本之间的关系,以及美玉堂刊本和杨美生刊本之间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7.
1971年作家布罗提根在小说<堕胎>中描述了一个未刊本图书馆的文学意象,据此,美国在1990年创建了布罗提根图书馆.受其启发,有必要对中国各类图书馆设立文学作品未刊本阅览室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别从作者送藏、读者阅读、未刊本的保存实践和阅览室创建的理论基础等几方面呼吁国内文学作品未刊本阅览室的问世.  相似文献   
48.
宋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是家喻户晓的理学著作。国家图书馆藏有一宋刊本,为宋嘉定十年(1217)当涂郡斋刻,嘉熙四年(1240)、淳祐八年(1248)、十二年(1252)递修本。20世纪50年代瞿氏铁琴铜剑楼捐给国家图书馆(原北京图书馆),为海内孤本。2003年8月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出版,再造善本,以一化百,嘉惠士林。惜再造善本错误较多:  相似文献   
49.
宋代发达的印刷业开启了中国文学的刻本时代,使传统的文学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苏轼作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所以其诗歌文集被大量的刊印。作品的大量刊印,苏诗才得以广泛被时人及后人接受并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50.
本文简要介绍了大连图书馆大谷文库的历史渊源,通过对该文库所藏日本刊本抄本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探讨了中国古典小说在日本的流传、翻译、刊刻、抄写,以及对日本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