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79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8篇
教育   8247篇
科学研究   1353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33篇
综合类   326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279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342篇
  2014年   958篇
  2013年   757篇
  2012年   938篇
  2011年   1009篇
  2010年   867篇
  2009年   861篇
  2008年   1046篇
  2007年   713篇
  2006年   423篇
  2005年   401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知识目标是《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三维目标中的一个重要目标,主干知识、核心内容是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和中考考查的重要内容。因此,夯实主干知识、把握核心内容是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复习的重要环节,对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下面以“责任”为例,就抓好主干知识...  相似文献   
82.
教师是课堂的创造者与开发者,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按照三维目标的要求,研究课程资源,做好课前准备,要围绕三维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创造平等、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建构有效课堂。  相似文献   
83.
孙梅 《山东教育》2011,(14):39-40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下面仅以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教学为例,阐述创新教育思想在实际教学中的体现。【设计思想】1.总体设计思想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2.具体设计思想:首先从实际生活出发,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和实例,提出力和运动究竟应该有怎样的关系;然后以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为主线,  相似文献   
84.
85.
周程成 《考试周刊》2013,(79):141-141
"过程与方法"是新课标三维目标中重要的一环。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过程与方法"在三维目标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现"过程与方法",进而落实三维目标,文章从课堂教学、习题教学和实验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入手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86.
继伟 《小学生》2013,(5):18
纠错:"锋力"应改为"锋利"。分析:"力"有5个义项:①物体相互之间的作用,如"力气";②力量,如"脑力";③特指体力,如"大力士";④尽力,如"努力";⑤姓。"利"有6个义项:①锋利、锐利,如"利刃";②顺利,如"便利";③利益,如"利弊";④利润或利息,如"暴利";⑤使有利,如"毫不利己";⑥姓。  相似文献   
87.
我们知道,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并发生形变的物体之间.任何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都能发生形变.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可以直接看出;但有的形变极其微小,必须用特殊的仪器或方法才能将其显示出来.为了让学生亲眼看到微小形变发生,我们用铁架台、金属杆、金属丝、金属片等简单器材制作了一个能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笔...  相似文献   
88.
我们知道在物体运动的轨迹中往往有,物体运动的轨迹由直线变成圆,或由圆变成抛物线,或由抛物线变成圆.或由从加速直线运动变到减速直线运动等等.我们不妨把转变的那个点称做“拐点”.“拐点”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解题中是一个中间桥梁的作用,非同小可.一定要对“拐点”进行认真分析.在“拐点”时物体的受力情况可能会突然发生变化,从...  相似文献   
89.
来晓迎 《考试周刊》2012,(58):60-6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三维目标,并强调强化落实。"三维"目标的达成,我认为主要在课堂教学。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90.
对力的分析是学习高中物理力学的基础和开端。在本专题中,我们将在分析三种基本力的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力的合成和分解,并结合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来熟练地分析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